长乐

元宵节前一日,府里来了位姑娘,说她才是宁平侯府的六姑娘。
而我真正的身份是华阳公主的女儿。
我知道她是故意要换回来的。
因为上一世,华阳公主被牵扯进一桩大案,最终自焚于公主府。
而宁平侯府的沈三郎却高中状元,成为天子近臣。
如今这位六姑娘重生了,我也是。

-1-
元宵节前一日,永安郡主大张旗鼓地来了宁平侯府。
她说她才是宁平侯府的六姑娘。
而我真正的身份是华阳公主的女儿。
据永安郡主所言,我与她从出生起便被抱错了。
如今她来宁平侯府,便是想纠正这个错误,让我回到我母亲华阳公主身边。
都不必细查当年之事,就凭永安郡主那张与宁平候夫人杨氏有着七分相似的脸,宁平候府的人便已信了她说的这番话。
老夫人当机立断,派人往华阳公主府送了封信。
杨氏则抱着永安郡主哭成了泪人。
而事故的另一个主角,也就是与永安郡主抱错的我本人。
在永安郡主踏进侯府大门的那一刻起,我便知晓,这位侯府真正的六姑娘重生了。
因为我也是重生的。

-2-
上一世,我与永安郡主抱错一事,是在我们都已经成婚后才被发觉的。
因为华阳公主久居江南,一直到我二十岁那年,才回到京城。
那时的永安郡主五官已经完全长开,与杨氏年轻时候几乎有八分像。
杨氏在宴席上一见到永安郡主,便对她的身份产生了怀疑。
细查之下方才发觉,永安郡主其实才是她的女儿。
只是她还未来得及决定是否要将此事告知华阳公主,华阳公主便牵扯进了一桩大案,最终自焚于华阳公主府。
华阳公主死后,驸马也țŭ₃选择了自我了断。
永安郡主因已出嫁的缘故,躲过了那一劫。
但原本与她交好的那些世家贵女们却担心与她走得太近,会惹得圣上不快。
所以永安郡主那时的处境并不好。
杨氏不忍自己的亲生女儿在外受苦,便求了皇后娘娘,将永安郡主认了回去……

-3-
华阳公主亲自来了宁平侯府。
还未等杨氏开口,永安郡主便对着华阳公主跪了下来。
「母亲……」
永安郡主的话还未说完,华阳公主便伸手将她扶了起来。
「你是何时知晓自己并非本宫亲生的?」华阳公主平静地问道。
永安郡主愣了愣,随即道:「不敢欺瞒母亲,在江南时,女儿时常都在做同一个梦。
「在梦中,总有一个穿着华贵,却又看不清脸的夫人一直在对着我哭,并唤我女儿……」
华阳公主看着永安郡主,又问:「你既然选择独自一人来宁平侯府,想必是已经考虑清楚,打算换回来了?」
永安郡主「嗯」了一声,再次跪了下去。
「母亲,您待女儿的好,女儿此生都不敢忘。」
永安郡主擦了擦眼角的泪水,用带着哭腔的声音继续道:
「但正因为您待女儿好,所以女儿才不能为了自己的一己私欲,让您真正的女儿流落在外,无法与您相认。」
华阳公主缓缓地勾起唇角,将目光移到了我的身上。
她轻声地问道:「好孩子,你可愿随本宫回华阳公主府?」

-4-
事情牵扯到了皇家的人,所以此事到底还是惊动了圣上。
但永安郡主要回宁平侯府的决心十分坚定,甚至愿意放弃郡主之位。
就连皇后娘娘,都亲口称赞她品行高洁。
在确认我与她确实抱错了之后,永安郡主便正式地更名为沈棠。
而我,也被华阳公主接了回去。
接我回府那日,华阳公主和驸马亲自去了宁平侯府。
但两人都并未去见沈棠。
「阿缨,你与……沈六姑娘被抱错一事,京中知晓的人不少,外头免不了会有一些闲言碎语,你若是不喜欢,我与驸马可以带你回江南。」
华阳公主的封地就在江南。
只是公主不像王爷,只要她愿意,她便可以一辈子都留在京城。
我想都没想就直接摇头。
「无妨,您与父亲刚回到京城,不必为了这等小事便选择回江南。」
最重要的是,当初华阳公主是在京城被牵扯进那桩大案的。
唯有留在京城,我才好弄清那件事情的始末,避免华阳公主和驸马再次走上上辈子的老路。
若是回了江南,我想要打听一些消息,可就没那么方便了。

-5-
我被封为了长乐郡主。
传旨的太监来到华阳公主府的时候,我才猛然想起一件事情来。
我是在沈棠去宁平侯府的前一日重生的。
这些时日因为抱错一事,所有人都在等一个结果,以至于我忘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。
此时的我与晋王世子已经定了亲。
上辈子,我是在十八岁那年嫁进晋王府的。
如今我已经年满十七,退亲一事,不能再耽误下去了。
所以我第一时间找到了华阳公主,向她叙说了与晋王世子定过亲一事。
华阳公主闻言,温声道:「阿素那孩子才貌双全,你当真愿意与他退亲?」
华阳公主口中的阿素指的正是晋王世子李素。
李素长得极为好看,也的确很有才华,是我朝最年轻的探花郎。
只是可惜……
我垂着眼,淡淡道:「当年与他定亲的是宁平侯府的六姑娘,这婚约是取消,或者换人,都该由他们两家自己去决定。」
但我不可能再像上辈子一样嫁给李素了。

-6-
只是还未等华阳公主出面解决这桩亲事,沈三郎便如同上辈子一般,被圣上钦点为状元。
此消息一出,我的侍女春信便问我是否要给沈三郎准备贺礼。
春信从小与我一起长大,回华阳公主府的时候,我便将她也带了过来。
而沈三郎也是杨氏所出。
在侯府的时候,他对我也十分关照。
在众多兄弟姐妹中,数我俩的关系最为要好。
上辈子,沈三郎高中状元时,我送了他一套文房四宝,和一套我亲手做的衣裳。
在我重生前,那套衣裳便已经做好。
只是如今我与他不再是兄妹,这亲手做的衣裳,便不能再送了。
我犹豫片刻:「先等等吧。」
我如今并非沈家的人,沈三郎对我而言,便不再是兄长,而是外男。
以自己的名义去送礼,着实不妥。
况且因我与沈棠抱错一事,两家的关系其实有些尴尬。

-7-
只是我没想到,沈三郎才刚高中,杨氏便先带着沈棠前来求见。
寒暄了几句之后,杨氏便将话题扯到了我与李素的婚约上。
「当初与晋王世子议亲的是阿……是长乐郡主,但那时长乐郡主是以宁平侯府六姑娘的名义与晋王世子定亲的,如今长乐郡主与阿棠的身份已经互换,这亲事……」
杨氏欲言又止。
她试探性地看了看华阳公主,却迟迟地没有将话继续说下去。
但以我对杨氏的了解,她今日带着沈棠前来,便是动了想要换人的念头。
若是想与晋王府退亲,那她又何必带上沈棠?
只是李素又岂是个会任人摆布的?
我正欲开口,便听华阳公主缓缓道:「既然阿缨并非宁平侯府的姑娘,那与晋王府的这桩亲事便就此作罢。
「阿缨是本宫的女儿,此事便由本宫出面与晋王妃商议便是。」
沈棠顿时有些着急。
她下意识地扯了扯杨氏的衣袖,却并未开口。
杨氏轻轻地拍了拍沈棠的手背,道:「殿下,当初与晋王世子定亲的既然是我侯府的六姑娘,那依臣妇之见,不如就索性让阿棠代替长乐郡主,完成与晋王世子的婚约如何?」
沈棠娇羞得红了脸。
看着她的样子,我忍不住想发笑。
我没想到她竟然会看上李素。
但这个发现,也让我明白了一点。
上辈子沈棠定然是没有活过二十五的。
犹豫片刻,我抬眼看向华阳公主,开口道:「母亲,能否让我与沈六姑娘单独聊聊?」

-8-
华阳公主将杨氏带了出去,只留我与沈棠留在殿内。
二人前脚刚走,沈棠脸上的羞怯便消失得一干二净。
「听府里的人说,在我们换回来之前,晋王世子待你极好,逢年过节都会精心地为你准备礼物,只是可惜……」
沈棠看着我,ṱûⁱ脸上带着难以克制的得意。
「与晋王世子定亲的是宁平侯府的六姑娘,而非长乐郡主。」
我轻叹了一声,问道:「你了解李素吗?就想嫁给他?」
上辈子因为华阳公主的死,沈棠吃了些苦头。
所以在被接回侯府后,她明里暗里地都在找我的麻烦。
只是那时我与李素已Ṫű⁶经成婚,还育有一子。
所以即便沈棠再怎么不待见我,她能做的也不多。
顶多也就是宴席上遇见,冷嘲热讽几句。
她曾代我受过,心里有怨也是正常。
但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,我并不希望她嫁给李素。
沈棠冷笑了一声:「我当然不如你了解晋王世子,但等我成了他的世子妃之后,我有的是时间可以慢慢地了解。」
我意识到自己刚才的话让沈棠产生了误解。
「李素并非良配,晋王妃也是个难缠的……」
难缠其实已经是委婉的说法了。
晋王妃对待自己的儿媳,几乎可以称得上是刻薄。
「以你的身份,完全可以……」
「秦缨!」沈棠冷冷地唤了我的名字,「晋王世子就你嫁得,我嫁不得,是吗?」
「若他并非良配,那你之前为何不退亲?而且晋王妃是出了名地和善,怎么到了你嘴里,却变成难缠的主了?」
沈棠突然摆出一副可怜兮兮的模样。
「我都已经将郡主之位还给你了,你将属于我的亲事还给我好吗?」
看到华阳公主和杨氏出现在门口的时候,我便知晓,沈棠这句话并非说给我听的。

-9-
杨氏心疼自己的女儿。
甚至都不曾问个究竟,便急忙扯了个借口,带着沈棠离开了华阳公主府。
华阳公主说她生我时伤了身子,这辈子都不会再有第二个孩子。
在没发现抱错之前,她对沈棠倾注了她全部的爱意。
就连驸马,也是全心全意地爱着沈棠的。
他们给她请了最好的夫子,吃穿用度也是用的最好的。
「可在来京城之前,我便发觉,她变了。」
我心道不变才怪了。
上一世,沈棠经历了那些坎坷。
如今重新回到十几岁时候,自然会有所变化。
只是重生这种事情实在太过玄乎,我是万万不敢透露半个字的。
华阳公主抬起手,在我的脸颊上轻抚了一下,突然问道:
「阿缨,你想让侯府与晋王府退亲,可是李素有什么不妥?」
我犹豫片刻,推说曾无意间撞见李素与一女子举止过于亲密。
「许是我看错了也不一定。」我故作迟疑,「母亲,不如您差人暗中去查一查?」
「若李素品性并无问题,将来沈六姑娘嫁给他也无妨。
「但若是李素真的有问题,也好避免沈六姑娘踏进火坑。」
到底是自己亲手养大的,华阳公主对沈棠不可能没有情分。
华阳公主不置可否,只淡淡道:「你的好意,人家未必会领情。」
但她到底还是派人去查了李素。

-10-
我之所以敢肯定沈棠上辈子没有活过二十五,是因为在二十五岁之前,京中人人都羡慕我,能遇到李素这样的好夫君。
哪怕成婚七年,我只为他生了一个孩子,他都不曾纳妾。
在外头,李素也给足了我尊重和面子。
每每沈棠Ţū₈对我冷嘲热讽,李素都坚定地站在了我这一边。
但这都是二十五岁之前的事。
在我二十六岁的生辰前,晋王妃私底下找到我,说我只有一个孩子,难免孤单寂寞,想从旁支过继一个孩子到我名下。
我与李素的孩子打小身子就弱,之后我的肚子也一直都不Ŧųₛ曾有动静。
我不想李素难做,便应了晋王妃的提议。
我以为晋王妃选的会是一个年幼的孩子。
可却不承想,她带回来的,是一个已经年满十岁,已经开始记事的少年。
那少年与李素一样,长了张十分漂亮的脸。
带出去,说他是李素的亲儿子也不会有人起疑那种。
少年天资聪慧,很有学问。
但他比我的孩子年长。
若真过继到我名下,便会抢走嫡长子的名分。
我自是不愿的。
可素来与我一条心的李素这次却并未站在我这边,反而劝我将孩子留下。
我对李素起了疑,派人去查了那个孩子的来历。
也是在那时,我才知晓,原来在我与李素成婚前,他在外头便已经有了相好。
那个孩子,是李素的外室所生。
许是因为我的孩子体弱,而我又迟迟地未能怀孕,所以晋王妃便想将那孩子接回晋王府。
甚至还想将他养在我的名下,给他一个嫡长子的身份。

-11-
宁平侯府与晋王府并未退亲。
杨氏为沈棠置办了一场赏花会,意欲将她介绍给那些世家贵女们。
许是担心流言蜚语会影响沈棠,杨氏并未给我下帖子。
这场赏花会之后,沈棠才貌双全的名声便传了出来。
毕竟是状元郎的亲妹妹,又是皇后娘娘亲口夸赞过的人,能差到哪里去呢?
听闻那日的赏花会,晋王妃也去了。
甚至还送了沈棠一对成色上好的玉镯子。
最重要的是,晋王妃还暗示杨氏,两家的亲事照旧。
这些都是沈棠写信告诉我的。
我知道她是想炫耀。
可惜她上辈子死得太早,根本就不知道晋王妃并非她表现出来的那般和善。
晋王世子李素也并非良人。
我将沈棠送来的信收好,便听春信来报:「郡主,公主身边的嬷嬷来了,说是武安侯夫人正在府上,公主让您去见一见。」
我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。
上辈子,与华阳公主一同被牵扯进那桩大案的,还有武安侯!

-12-
端午前夕,华阳公主派出去的人终于回来了。
和上辈子一样,这个时候,李素已经在外头养了人。
当初他们意欲过继到我名下的那个孩子,如今已经会走路、会说话了。
前去查李素的人还带来了那名女子和孩子的画像。
母子二人都生得十分好看,尤其是那女子,光看画像,便已让人心生怜惜。
权贵人家,男子未娶妻先纳妾是大忌。
防的便是主母还未过门,庶长子就先出生。
在成婚前,李素没有将她纳进府中,倒也正常。
可上辈子,我们成婚之后,李素却依然一直将她养在外头。
我不明白,李素既然喜欢她,为何又不给她一个名分?
「母亲,这女子的身份,可查清了?」我低声地问道。
华阳公主摇了摇头:「还未查明,但她既然肯被李素养在外头,想必身份应该不高。」
我想了想,又道:「劳烦母亲派人继续查一查这女子的身份。」
我总觉得,李素上辈子一直没将人接回府,一定是有原因的。
这辈子,我想从这女子的身份入手去查。
到底是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情,我想死个明白。

-13-
翌日一早,华阳公主便派人将杨氏和沈棠唤来了府中,将李素已经有庶长子一事告诉了她们二人。
「那孩子至少已经两岁了,这也就意味着,李素跟那女子已经有些时日了。」
而李素今年才刚及冠。
杨氏满脸不可置信:「这……会不会哪里弄错了?晋王世子岂会是这种人?」
「信不信随你。」华阳公主冷冷地扫了她一眼,「若非念在沈棠在本宫身边养了十几年,你们以为本宫会管这种闲事?」
「若要论亲疏,晋王是本宫的王兄,李素还是本宫的亲侄子呢。」
杨氏脸色大变,显然也是知晓华阳公主不会拿这种事情开玩笑。
沈棠一直不曾言语。
她的目光直勾勾地盯着我,好半天,她才缓缓道:
「母……殿下,自古以来,哪个权贵男子不是三妻四妾?世子已经及冠,身边有女人也是正常……」
沈棠顿了顿,才柔声道:「那女子为世子生下庶长子,世子都不曾将她纳进府,可见那女子在世子心中的分量,也不见得有多重。
「臣女年岁已经不小了,若是与世子退了亲,再重新议亲,又要耽搁许久……」
说到这里,沈棠的面上多了几分委屈。
「况且京中的权贵人家,大都知晓宁平侯府的六姑娘与晋王世子定过亲,若真退亲了,臣女怕是再难觅得如意郎君。」
言下之意,便是不准备退亲了。

-14-
我与华阳公主都以为,宁平侯府的人知晓李素已经有庶长子一事,会选择退亲。
可没想到的是,沈棠依旧执意地要嫁进晋王府。
为了达成所愿,她甚至跪下来求了华阳公主,莫要将此事宣扬出去,免得污了李素和晋王府的名声。
那日之后,杨氏去了一趟晋王府。
没几日,便有传闻说两家要将婚期提前。
上一世,我与李素的婚期是定在明年中秋之后的。
如今宁平侯府的意思,是准备将婚期提到年内。
也不知沈棠是怎么说动侯府的人的。
华阳公主知道后,差人给沈棠送了套红宝石的头面,和几匹宫里头赏下来的料子。
一同带去的,还有华阳公主的一句话——
「好自为之。」
宁平侯府同样回赠了一套宝石头面,和几匹衣料。
听嬷嬷说,这回礼是沈棠的意思。
华阳公主被气得不轻,以为沈棠是在怪她多管闲事。
可唯有我清楚,沈棠恐怕是故意惹怒华阳公主的。
她怕将来华阳公主出事时,会受到迁怒。
所以才提前与华阳公主划开了界限。
可华阳公主娇养了她整整十七年,她却不曾想过要提醒华阳公主……
着实让人寒心。

-15-
李素与沈棠的婚期定在了两个月后。
如我所料,宁平侯府并未给华阳公主府送请帖。
但华阳公主还是李素的姑母。
宁平侯府没送的请帖,晋王府送了。
但这些我并不关心。
正所谓良言难劝该死鬼,慈悲不度自绝人。
该提醒的我与华阳公主都提醒过了,沈棠既然要自找不痛快,那便由着她去了。
眼下我还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操心。
听华阳公主身边的嬷嬷说,武安侯夫人程氏在出嫁前,与华阳公主便十分要好。
当年程氏出嫁的时候,华阳公主还亲自去为其添妆。
这些年华阳公主虽身在江南,但与程氏仍有书信往来。
这个消息于我而言却并非好消息。
上辈子,我只知华阳公主被牵扯进一桩大案中,却不知具体内情。
后来我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后,也曾托李素替我暗中查了华阳公主一案。
可惜的是,他什么都没能打听到。
并非李素不够尽心,是有人故意地掩盖了此案的所有信息。
那时李素曾说:「陛下在登基前,与姑母的关系最为要好,此案又是陛下亲自审理,我想陛下特意封口,也是为了姑母的身后名着想。」
那时我天真地信了李素的话。
可如今想来,圣上若真是为了华阳公主的身后名着想,京中的百姓又如何能够得知,华阳公主被牵扯进了一桩大案呢?

-16-
李素和沈棠的婚礼办得十分热闹。
晋王府和华阳公主府ťû³隔得不远。
他们成亲那日,爆竹声和喧闹声几乎就没停过。
我在公主府里都被吵得有些烦心。
沈棠不知是为了炫耀还是怎么,明明是她的大婚之日,她竟然还不忘派人给我送来了一盒喜糖,说是让我也沾沾喜气。
我冷笑着收下那盒喜糖,然后让春信给华阳公主和驸马也送了一些过去。
总该让他们知道自己养了十几年的养女是个什么玩意儿。
华阳公主什么都没有说,只是让人将沈棠用过的旧物赏给了府里的丫鬟嬷嬷们。
……
八月末,华阳公主派去查李素那个外室的人终于回来了。
那女子的身份确实大有来头。
只是我没想到,李素的胆子竟然那般大。
李素的外室名唤康若莹,生母乃前朝太子的嫡长女。
前朝覆灭时,康若莹的生母尚且年幼。
前朝太子的奶娘为了保下她,竟用自己的亲孙女替换了康母。
前朝覆灭后,这位奶娘便一直带着康母隐姓埋名,居住在离京城最远的庆州。
后来康母及笄后,嫁给了庆州当地的一个富商。
李素少年时,曾游学至庆州。
他与康若莹便是在那时相识的。

-17-
康母许是知道自己的身份,所以在知晓李素姓李,又来自京城后,便假借寻亲的名义,带着康若莹随李素回过一趟京城。
这亲自然是寻不到的。
但康母将康若莹留在了京城。
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子,独自一人在京城「寻亲」,李素又怎会不心疼?
这一来二去地,两人便寻到了榻上,还有了孩子。
只是那时李素与我已经有了婚约,便一直将人养在了外头。
但我敢肯定,上一世李素一直没有将康若莹纳进府,绝对是知晓了对方的身份,但又割舍不下多年的情谊,这才让她一直将她养在外头。
康母也是个胆大的,至今还留有前朝的旧物。
甚至就连康若莹居住的小院里,也藏有前朝旧物。
前去打探消息的人担心会打草惊蛇,便没敢将东西带出来。
听完事情的始末,华阳公主的脸色已经彻底地变得阴沉。
「好一个李素!」
我倒了杯茶,端给华阳公主,安抚道:「母亲,您先消消气。」
上辈子直到我死,都没发生宫变,想来康母和她的儿女们,并没有掀起什么波澜。
华阳公主深吸了一口气,道:「前朝皇室最喜在物件上刻上族纹,阿凌既然说康氏母女二人的身边有前朝旧物,想必不会认错。」
我微微颔首,低声道:「母亲,康氏母女的身份太过敏感,咱们不知道也就罢了,如今已经知晓她们的身份,是不是该……」
我欲言又止,抬眼看向华阳公主。
说起来,上辈子我的死与康若莹还有些关系。
在知道晋王妃带进府的少年其实是李素的庶长子后,我自然是不愿意让他过继到我名下的。
我的肚量还没大到愿意给自己夫君的外室养儿子的程度。
我在床上躺了整整一日,然后便下定决心,要与李素和离。
晋王妃和李素原本是不肯的,但我那时已下定决心要离开晋王府,便是十头牛也拉不回来了。
晋王妃似乎是担心我会坏掉李素的名声。
劝说无果后,竟用一杯毒酒送我上了路。
只是没想到再睁眼,我竟又回到了还未出嫁的时候……

-18-
华阳公主连晚膳都没用,便直接进宫,将康若莹的身份禀报给了圣上。
禁军连夜将康若莹母子给带走了。
除此之外,圣上还派人去了庆州,前去抓捕康母。
李素运气倒是不错。
经过审问,圣上发现他对康氏母女的身份的确不知情,所以只是挨了一顿训斥,免去了官职,便全身而退。
只是他苦心经营的名声是保不住了。
尚未娶妻,便先有庶长子一事,很快地就在京中的世家贵族之间传开。
晋王府直接闭门谢客,就连宁平侯府的人也开始低调起来。
沈棠不知从哪里知晓了此事是由华阳公主捅出来的,竟亲自来了华阳公主府。
话里话外,都是在对华阳公主的指责和埋怨。
「殿下,您养了阿棠十七年,阿棠也叫了您十几年母亲,难道在您心中,竟是半点情分都没有?
「您明明可以差人去晋王府提前知会一声,好叫世子有个准备,可您却……」
「沈棠!」华阳公主冷着脸唤了一声沈棠的名字,「本宫是不是太给你脸了?」

-19-
这场闹剧一直持续了整整三个月。
康母和他所生的孩子,包括康若莹在内,都被赐了毒酒。
倒是康若莹那个才两岁的孩子,被圣上留了下来。
临近年关,各府都在为年节做准备。
晋王府却因为这事儿,一直闭门谢客。
但奈何沈棠的有个陪嫁丫鬟与春信十分要好,所以我偶尔还是能听见关于沈棠的事。
这辈子许是因为康若莹的事,晋王妃待沈棠倒是没那么刻薄了。
只是与沈棠预想的和善还是有些差距的。
所以沈棠在晋王府的日子并不那么好过。
每每沈棠心中不快,便喜欢拿丫鬟们撒气。
偏偏李素丢了官职,名声也彻底地毁了,整日借酒浇愁。
几乎每次喝醉,都会与沈棠恶语相向。
晋王妃只有李素这么一个儿子,自然是偏向他的。
见李素与沈棠面和心都不和,干脆就往李素房里塞了几个貌美如花的通房丫鬟。
沈棠自然就更加不痛快。
与春信交好那个丫鬟,几乎每次见到春信,都在抱怨沈棠。
因杨氏的态度,春信对宁平侯府也多有怨言。
所以每次听到关于沈棠不好的消息,都会说给我听。
但平静的生活只维持到了元宵节后。
许是因为这一世的许多事情都被改变了,华阳公主案竟提前到来了……

-20-
元宵过后,献州传来消息,当地突遇百年难遇的暴雪。
无数百姓的房屋都被大雪压垮,农作物也被全部冻死。
通往献州的官道都已被大雪覆盖。
外面的粮食进不去,献州的存粮也最多能支撑全州的百姓吃两个月。
但这求救的信是冬月中旬送出来的,距今已经过去了整整两月……
圣上当即命武安侯和驸马前去献州赈灾。
我朝驸马也是可以入朝为官的。
在听到圣上将驸马和武安侯安排去做同一件差事时,我便怀疑,所谓的华阳公主案,恐怕便是与此事相关了。
更何况赈灾这种事情,本来就很容易掉脑袋。

-21-
赈灾的物资和银两都需要时间来准备。
圣上命驸马和武安侯两日后出发。
我第一时间去见了华阳公主。
「母亲,赈灾一事非同小可,陛下怎会派父亲前去办这差事?」
我并未直接说明来意。
华阳公主有些意外地看了我一眼,道:「确实非同小可,所以陛下又派了太子随行,传旨的太监一刻钟前刚刚离开。」
「太子?」我愣了愣。
这位太子乃圣上的嫡长子。
听闻儿时便格外聪慧,深得圣上的喜爱。
加之又是圣上的第一个孩子,所以太子从小便被圣上带在身边,亲自教养。
亲自养大的孩子,感情与其他儿子,自然是不同的。
「不错。」华阳公主微微颔首,「此番前去献州赈灾,这差事若是办得好,太子身上便会多一份功劳。」
「可若是ŧů⁺没办好呢?」我压低声音问。
我其实也不能完全确定上一世的华阳公主案与这次赈灾有关。
可驸马与武安侯去办同一件差事,这事又让我十分在意。
华阳公主嘲讽道:「若是这差事没办好,也自有驸马和武安侯挡在前头,与太子有何干系?」
听华阳公主这语气,似乎是对这位太子殿下有着许多不满。
「母亲,此事可还有回旋的余地?」我试探性地问道。
不等华阳公主开口,我便继续道:「赈灾一事非同小可,眼下又有太子随行,若是真出了什么差池,只怕……」
华阳公主摇摇头,无奈道:「陛下金口玉言,岂有朝令夕改之理?」
华阳公主顿了顿,又道:「咱们这位陛下,可不是那么好说话的人。」
事已成定局,这差事推不出去,我便只能再三地叮嘱驸马,要小心赈灾的银子和物资。
那些话本里,凡是牵扯到赈灾,必然绕不开「贪污」二字。
只是此番去的是驸马,而非华阳公主,倒是让我松了口气。
毕竟上辈子,被牵扯进去的,是华阳公主,而非驸马。
兴许是我想太多了也说不定。
毕竟距离上一世华阳公主出事的时间,还有整整三年。

-23-
可就在驸马出发的前一晚,我做了个噩梦。
梦中华阳公主案再次发生。
我看不见具体的经过,只看到华阳公主跪在圣上跟前,圣上一脸冷漠地让她自己选择。
是自己死,或者让驸马死。
华阳公主回到公主府后,便亲笔写了一封和离书和一封信,让人送去了天牢,交给驸马。
她又吩咐管家,遣散了公主府的所有奴仆,并每人赏了一百两银子。
当夜,华阳公主便自焚于公主府。
唯一让我庆幸的是,华阳公主在放火烧公主府前,便先服用了毒药。
至少不必承受活活烧死的痛苦。
可我还是被这个过于逼真的梦境给吓醒了。
我当机立断,命春信替我收拾行李。
我决定随驸马同去献州!

-24-
上一世,献州也曾发生过雪灾。
只是我并不知道被派去赈灾的官员是谁。
雪灾之后,也不曾听闻有官员因此被革职查办。
况且那时我还不知道自己与华阳公主之间的关系,自然也不会去关心与华阳公主相关的事情。
如今做了这个噩梦之后,我便无法再安心地待在京城了。
我一直等到翌日一早,才将我的决定告诉华阳公主。
她自然是极力反对的。
「此去献州,路途遥远不说,献州那边又发生了……」
华阳公主没将剩下的话继续说下去,而是道:「阿缨,人在吃不上饭的时候,做什么都不奇怪。
「你一个女儿家,要我这个做母亲的,如何能放心你去那种地方?」
我当然知道如今的献州很危险。
算算时日,献州的存粮恐怕早已消耗殆尽。
难民们为了活命,无论什么东西,凡是能让他们活下去的,他们都会吃。
人也一样。
凡是饥荒,便会有人为了活下去,选择吃下自己的同类。
我将昨夜的梦境告诉了华阳公主。
「无论母亲同意与否,这献州女儿是非去不可。」

-25-
华阳公主最终还是妥协了。
条件是她随我一同去献州。
此番我们并没有大张旗鼓地去,而是带了几名护卫和一名太医,悄悄地离开京城的。
古往今来,大灾过后,便会有疫病伴随而来。
华阳公主放心不下,便求了圣上,指了名太医一同前往。
但我们并未与驸马同路。
华阳公主说:「依你父亲的性子,若是知晓我们要随他去献州,定是不会同意的,所以我们要先斩后奏。」
所以这一路上,我们都是远远地跟在后头,没有靠得太近。
……
到献州时,官道上的积雪还很厚,需要清理过后才能前行。
路边的雪地里,并未瞧见百姓的尸首,但清理过后的路上却有不少白骨。
华阳公主像是意识到了什么,当即下令先离开此地。
马车里,华阳公主忧心忡忡道:「阿缨,我担心的事情,恐怕已经发生了,我们先去相邻的城镇落脚,这献州你是万万去不得的。」
我白着一张脸,担忧道:「眼下也只能如此了。」
路上的那些白骨意味着什么,我当然知晓。
哪怕在离开京城前,心里便有了预感,可亲眼见到,却又是另外一回事。
好在因太子此番也来了献州,圣上派了不少兵马护送,驸马的安危倒是不必担忧。
我想了想,又道:「母亲,等我们寻到落脚的地方后,还请您差人给父亲送封信,若他那边有个什么万一,咱们也好提前做准备……」

-26-
哪怕已经到了献州,我心里的那块石头依旧没能放下。
事实证明,我的担忧并没有错。
赈灾一事,的确出了岔子。
太子利用押运之便,悄悄地往米粮里掺了砂石和树皮。
用来救济难民的棉衣,也被他偷换成了单薄的旧衣物。
至于银子,他更是连换都不曾换,便打算直接昧下来。
为了让驸马和武安侯闭嘴,太子甚至还分别给两人一人送去了一箱银子。
也不知是有什么倚仗,太子竟是连表面功夫都懒得做。
偏偏圣上还命太子主导此次赈灾,而驸马和武安侯的话,太子又根本听不进去……
华阳公主收到驸马送来的信时,险些没气晕过去。
而我却突然想起了我在离开京城前做的那个梦……
如果上辈子的华阳公主案与太子有关的话,那一切就都说得过去了。
难怪李素打听不到相关的消息,难怪华阳公主会甘愿赴死……
这一切,原来都是在为太子顶罪。
太子是圣上亲自带大的,感情与别的皇子都不同。
一旦太子贪墨赈灾银两、偷换赈灾粮食一事被抖出来,那他这太子之位也做到头了。
这种时候,便需要一个替罪羊。
参与赈灾的驸马和武安侯便是最好的选择。
我想起了梦中圣上让华阳公主自己选择,是自己死,还是驸马死。
我很好奇,这中间究竟还有什么内情,才让圣上如此逼迫华阳公主。
关于这个答案,我恐怕此生都无法知晓了。
因为这辈子,我绝不会再让华阳公主走到自焚那一步。

-27-
我对着华阳公主跪了下来。
「母亲,父亲顾全太子名声,并未将此事泄露出去,可一旦回了京城……」
我闭了闭眼,脑海中不由自主地回想起梦中华阳公主自焚时的画面。
「太子往粮食里掺砂石树皮一事,是绝对瞒不住的,若是回到京城,凭陛下对太子的宠爱,一定会让父亲与武安侯替太子扛下这个罪责。
「到那时,父亲和武安侯必死无疑。」
华阳公主突然笑了笑,有些凄凉道:「不,你父亲不会死。
「陛下的身子其实并不如表面那般康健,从前两年开始,便全靠武州秦氏的药丸养着。」
华阳公主瞥了我一眼,继续道:「而你父亲又是武州秦氏长房一脉的独子……」
说到这里,华阳公主的唇角再次缓缓地勾起。
「但此事陛下又必须给献州百姓一个交代,所以到那时,陛下必会让我自己选择,是自己死,还是让你父亲死。」
听到华阳公主的话,我顿觉浑身发冷。
难怪……
难怪上辈子华阳公主会逼得自焚。
我深吸了一口气,用力抓住华阳公主的手。
「所以母亲,我们要先发制人!」

-28-
华阳公主乔装去了一趟献州。
之后不久,太子偷换赈灾粮食、衣物,贪墨赈灾银两一事便在献州传开,甚至就连相邻的城镇,也都有相关的传言。
驸马和武安侯当着献州百姓的面,将太子给绑了起来,并承诺会将其押送回京,交由圣上裁夺。
驸马和武安侯都很默契地没有提前写信回京。
在太子被押送回京那日,听闻咱们这位圣上将御书房内能砸的物件都被砸了个遍。
Ţű₁但在自己的性命面前,亲自养大的儿子又能算得了什么?
更何况当皇帝的,最不缺的就是儿子。

-29-
圣上终究还是留了太子一命,只是废黜了他的太子之位,终生幽禁于天牢之中。
但对于已经习惯了当人上人的太子而言,终生幽禁恐怕比杀了他还难受。
此事尘埃落定时,已是秋末初冬。
武州秦氏的人来了一趟京城,又为圣上换了一次药丸。
之后圣上方才松口, 答应让华阳公主和驸马年后带我回江南。
在华阳公主生辰前夕, 一直与公主府划清界限的沈棠却破天荒地来了一趟公主府,求见华阳公主。
此时沈棠已怀有五月的身孕。
华阳公主本不欲见她,沈棠却下了马车, 挺着个肚子亲自前来叩门。
我与沈棠明明同岁, 可她如今瞧着,却已经与年过二十的女子相差无几。
沈棠一见到华阳公主, 眼泪便流了下来。
「姑母,阿棠可算是见到您了。」
华阳公主神色淡淡:「你既已有身孕,还出来晃什么?若是你腹中的孩子有个什么闪失,你如何担待得起?」
沈棠面色微白:「姑母, 阿棠先前得知自己并非您的女儿,担心您会……」
她并未将话说完, 便低下头,低声道:「可阿棠终究是您带大的,此番公主府的变故,便是让阿棠看清了自己的内心……
「无论发生什么,阿棠都无法割舍下与您之间的情分, 所以这才厚着脸皮, 又来求见您。」
说到此处,沈棠已泣不成声。
华阳公主的神色依旧并无变化。
她抬手指了指门口的方向,我抬眼看去,却见杨氏不知何时站在了那里。

-30-
杨氏怔怔地看着沈棠, 似乎是不敢相信自己方才听到的。
我低下头, 忍不住勾起唇角。
我知道沈棠为什么会来公主府。
先前她以为华阳公主必死无疑,所以选择与公主府的人断绝了往来。
甚至就连成亲, 都不曾给华阳公主送请帖。
上辈子华阳公主出事时,我还是宁平侯府的六姑娘,并不知晓其中的内情。
但沈棠作为永安郡主, 对于这件事, 她想必是知晓一些内情的。
所以在看到太子被废黜,华阳公主不仅安然无恙, 甚至还能离开江南之后, 才会又来公主府, 试图修补她与华阳公主之间的情谊。
可惜她忘了, 感情是相互的,华阳公主也并非她沈棠可以招之即来、挥之即去的宠物。

-31-
沈棠和李素的孩子,是在我离开京城前出生的。
可惜因康若莹一事, 晋王府已被圣上厌弃。
此番沈棠产子, 宫里并无任何表示。
但奇怪的是, 就连宁平侯府对此事也表现得极为冷淡。
仅仅是在沈棠的孩子出生后,差人去送过一回贺礼。
杨氏和府里的其他姐妹,都无一人前去探望沈棠。
但这一切已经与我无关了。
公主府的人已经在准备回江南的事宜。
我从未去过江南,心中也不免有几分向往。
只是对于上辈子害得华阳公主「家破人亡」的罪魁祸首,这辈子却依旧稳坐王位, 甚至秦氏还得尽心地为他续命一事,终究有些耿耿于怀。
就如同话本里的那样,好人命不长,祸害遗千年。
华阳公主似乎是看出了我的心事。
在离开京城那日, 她拉着我的手,说了句意味深长的话:
「阿缨,他活不了太久的。」
(全文完)
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2 分享
评论 抢沙发

请登录后发表评论

    暂无评论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