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生之将门女不做皇后

皇上想和心爱的女人生个儿子,继承大统。
可是,他们努力努力啊,怀了七八个,也只得了两个女儿。

-1-
他笑着对我说,皇后不能是你。
我低头闷闷地答:「臣女晓得,臣女不敢肖想。」
皇家猎场,将要登基的太子顾淮半戏谑半认真地对我说:我不能是他的妻。
而我,却是他已订婚五年的未婚妻,就等及笄后与他成婚。
结果,我就还差两个月及笄,他不要我了。
因先皇被刺杀,太子提前登位,我这个先皇给他定下的太子妃,他不认了。
上一世,也是这样。
我当时是怎么做的呢?
不甘心,各种哭闹,甚至绝食。
我坚持,我就要嫁给顾淮,我就要做他的皇后。
逼着心疼我的老父亲不得不用军权与顾淮交换。
结果换来的是什么?
忆起做他皇后的日子,我瑟瑟发抖。
哎,如今想来,有什么不甘心的。
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!见我一副完全听他安排的样子,顾淮有些迟疑。
以他对我的了解。
此时,我应被妒忌愤怒控制发火,怎会如此平静?
他不甘心,续上了更羞辱人的话:「孤也不是寡情之人,念你家卫国有功,待孤登基封后以后,会迎你入宫为淑妃。」
由皇后到淑妃,这是降妻为妾,品级落差不算太大,侮辱性却极强,这回我总该发疯了吧。
我一发疯,他就可以给我和我家定罪了。
小女不才,新皇怎么安排,咱就怎么来。
于是,我恭敬地说:「臣妾谢恩。」
「以你之才,之姿,之德,之能,给你妃位已是天恩,还有什么不满的?」
顾淮叱我,他连我说什么都不去听,就颠倒黑白地叱我,可见厌我之深。
我一声不吭,低头受教。
「等等,你刚才说什么?」
「你刚才说的可是谢恩?」顾淮本想狠狠地训斥我,结果呵斥到半路想起来,我没有半分不满,我是谢恩。
他一脸尴尬,吃惊不已,用不可置信的眼神看我。
我气定神安,恭恭敬敬地听教。
一拳头打到棉花上,对这样的一个我,他有点应对无能,甩袖子走人了。

-2-
祸兮福倚。
对于顾淮把我从妻变妾这件事。
全家人的反应,让我很意外。
父亲说,好事好事,咱们家功高盖主的嫌疑少了。
母亲说,管理后宫可不是容易的事,古往今来,当皇后的就没几个过得舒心的。
两个兄长说,做淑妃啊,挺好,这个位子月例不少,争的人却少,他们就不用因担心我被替换掉,拿命去换军功保我后位了。
弟弟不太懂,但看全家都轻松的样子,他跟着开心,满院活蹦乱跳,边跳边嚷嚷:我姐是淑妃娘娘。
这,让我这个「苦主」有点蒙圈。
原来,全家是ţũₘ这么想的吗?
那我上一世,近乎疯执地去保皇后的位子,为他们博取殊荣,是我在自以为是,自我感动?
好像是。
如今,我是淑妃,全家更为舒畅。
之前作为准太子妃的时候,我天天都要跟着宫里的嬷嬷学规矩,全家也都跟着紧张兮兮。
现在我做不成太子妃,更成不了皇后,嬷嬷已被调走去紧急培训新皇后了,府里的空气跟着松快起来。
父亲常常拉着我们喝小酒,有时候兴致来了,挨个练练,满院子的欢声笑语。
降妻为妾,是祸事吗?
明明是福气!

-3-
顾淮自己选择的皇后,也是武将之女,名叫李薇。
相比于我因为早早被定为太子妃,被抓着按照太子妃的标准培训,一身武艺早已荒废,现今只剩个花架子。而李薇呢是有真功夫的,与父兄上过战场,立过功,她不愧为武将之女上一世,顾淮就倾慕于她。
只是,碍于我父亲的从龙之功,碍于我对他多年的众所周知的情谊。
在我不同意被降为妾,我父亲又交出军权后,顾淮妥协了,立我为后,封李薇为贵妃。
虽然,我们与他是交换。
但他还是以此为由恨上了我。
在宫里,在前朝,竭尽所能地羞辱我。
他给了李薇所有为妻的尊重。
给了我所有为妾的羞辱。
唉,真没必要,咱不争。
听说,嬷嬷们教起李薇来,毫不手软。
嬷嬷们是太皇太后派来的人,被她们训了五年,我太知道她们的手段了。
曾经,我疑惑过,作为嬷嬷,靠山再怎么硬,那教的可是皇后,毫不留情分,不怕事后被清算?
后来我悟了,先皇死得太快了,太皇太后从太后过渡到太皇太后,时间太短,她布的满宫眼线仍在,前朝不少重要位置都是她的人,为了继续拥有超高权力,新皇后人选,她势必插手。
但又不想做得太明显,惹恼新太后和新皇,于是,她就用阴私手段。
除非是她安排的人,否则谁来当皇后都当不长,都当不消停。
这也是我欢喜退让后位的原因之一,这老妖婆作妖的能力厉害得很。
谁当皇后谁受罪!那就让给皇上的心上人来受这个妖罪吧。
毕竟,咱慈悲,苦当然要给别人吃。
想到这里,我高兴得多吃了个烤蛋。

-4-
封后大典之后半年,我和其他几位大臣之女入宫,至此,加上太皇太后、太后塞进来的,以及顾淮潜邸时期的一些老人,宫里有了近二十个妃嫔。
嘎嘎,这数量,让我欣喜不已,李薇真是好人哪。
上一世我做皇后的时候,妒忌心很重,顾淮登基半年,后宫的女人不到十个,太后太皇、太后想塞人我都会作一作,大臣想塞女儿就更别想了。
今生,感谢李薇的容人之心,贤德淑良,皇上第一轮扩充后宫就成果显著,让我被翻中牌子侍寝的概率大大降低。
心态决定一切。
当我喜欢顾淮的时候,恨不得他就是我一个人的,谁侍寝我都妒忌。
当我不喜欢顾淮的时候,我一点都不想和他睡,想到和他同室都恶心。

-5-
入宫后,我们这一批嫔妃,第一个侍寝的是来自太皇太后母家的姑娘聂寰儿,甫一入宫就被封为贵妃,貌美胜过皇后,嘴甜如蜜,善解人意,规矩做得极好,深得皇上喜欢,太后见了也满意,所有人都以为是她个安分的甜心,只有我知道那是个蛇蝎心肠。
四个月后,或靠娘家爹在前朝请求,或靠自身手段争宠,我们这一批人除了我,都沾过雨露。
唯有我,老老实实地待在宫里,老老实实地等翻牌子。
然后,我就被轮番谈话了。
第一个找我的是太后,她是我自准太子妃时就喜欢我的人。
对我被从皇后之位扒拉下来,她痛心疾首过,但相比于心疼我被侮辱了尊严,她更在乎与皇上的母子之情。
她给过赏赐作为补偿,我接受并谢恩。
但除此以外,她并没给我厚待。
我对她也从未有过期待。
「淑妃,你是不是还在怨恨皇上?」她第一句话,就差点把我送上西天。
我赶紧跪下咣咣磕头。
「太后英明,妾对皇上只有无上的尊敬,从无半点怨恨之心,请太后明察。」
「那你入宫半年,为何从未侍寝?」
「妾没有不侍寝,妾一直在等,按规矩等,妾也不知道为何皇上一直没有翻过妾的牌子。」
噗嗤一声笑传来。
太后满脸笑意:「哎呀,你说你呀,怎么这么不伶俐,你看看哪一个和你同期入宫的,不是想办法吸引皇上的注意,你倒好,只做了一个老实。你要记得,要想让皇上翻你的牌子,你得让皇上注意到你,这得你自己去争取。」
「妾明白了,谨遵太后教诲。」
受训后,我唯唯诺诺地回到自己的宫殿。
差点被吓死,还以为自己的心思被拆穿了呢。
不过,我有什么大病,要去吸引顾淮的注意?
还主动争取?永不可能!
咚咚咚,心脏真个吓坏了。
还没安抚好,我又被传唤了,这次是皇后李薇。
李薇不喜一堆人在一起,她要求非必要不要去找她。
入宫后,除了与大家一块去给她请过几次安,远远见过她,就没有单独见过。
「仇人」相见,分外眼红。
近距离看她,尊贵庄严,一身威仪,英气逼人。
脑子里自动蹦出来一句话:这是请尊菩萨回来供起来了!
不过,顾淮喜欢。
她的容貌,评估起来,别说不如聂寰儿,连我娘都不如。
而我比我娘好看,也就是说我比她好看。
那她看我这个顾淮的「前妻」,拥有如此娇美的容颜,会不会妒忌?
转念一想,谁不知道,顾淮把我当空气!
我把自己气笑了。
我这自以为是的毛病还真不轻。
菩萨开口了,她说:
「淑妃,对不住。」
我惊得憋住了嘴巴。
她说:「我知道你曾是皇上做储君时期,先皇定下的太子妃,如果不是先皇去得早,这个皇后之位是你的……」
「不,不,不!」我赶紧插话。
「皇后娘娘,您是最好的皇后,您做皇后,是天家之福,是天下百姓之福,您切莫再提那些过往之事,现今天下太平,百姓安康,都是皇上和您,太皇太后,太后带来的啊。」
皇后的皱巴脸散开了,露出一抹浅笑,比严肃着好看了一点。
她挥挥手制止了我继续吹捧。
她说:「本宫孕六个月,贵妃也已有孕三个月,还有几个妃嫔有孕,你作为四妃之一,也要努力为皇上开枝散叶。」
我闻言惊了。
跪下咣咣磕头:「妾遵教诲。」
离开皇后宫后,撒丫子跑回自己的宫殿。
伺候我的小丫鬟跟着我一路跑,差点累断气。
我抚着自己的小心脏,真正吓坏了。
阴谋开始了!

-6-
上一世的记忆回笼,太可怕了。
太皇太后的阴私手段,多少重地狱都不够她下。
民间重男轻女严重的地区,曾有过惨绝人寰的灭女行动。
而太皇太后在宫里,搞的是灭男行动。
上一世,除了聂寰儿生下两个皇子,满皇宫跑的都是公主。
为此,顾淮曾有过怀疑。
别人生什么他不管,他太想让李薇生个皇子来继承大统了。
可惜李薇承宠不断,怀了七八胎,除了两个公主幸运存活,其他的孩子要么流掉,要么死胎。
顾淮曾联想过与后宫手段有关,可所有的太医都认为是皇后早年在战场上吃不好,睡不好,坏了底子,能生下两个公主,已是天恩。
有过前线经历的顾淮没再多疑,他知道军队里的面食有多硬,菜有多单一;他也知道一旦开战,人心会紧绷到什么程度,身体受损是必然的。
他没再强求。
他曾退而求其次,想让我生个儿子。
可我就怀了一个,没到三个月就小产了,差点疼得我见阎王。
自此,我就躲了他。
他本对我情薄,见我如此,也顺势歇了心思。
然后,接受现实,把精力集中投入到聂寰儿生的皇长子身上,精心培育。
当时,太后还感叹,天下又是太皇太后母家的了,这就是天意。
我死后才知道,哪是什么天意,都是人为。
太医院所有服务妃嫔的太医都是太皇太后的人,无论皇上哪个妃嫔有孕,脉案都会第一时间呈给太皇太后,女胎皆留,男胎都灭。
至Ṫŭ̀₆于灭的手段就太多了,还非常精准。
地位低,娘家没地位的,直接被在饭菜里掺药。
像我这种家里有地位,位置也高的,则针对性进行。
我那一胎是男胎,胎象特别好,太医都舍不得,太皇太后可不会心慈手软,知道我爱和皇上斗气,就频频制造事件让我吃醋愤怒,不久就气血攻心,现场小产,想要赖给谁都赖不到。
想想吧,我作为皇后,孩子都留不下。
更别说贵妃了,上一世的李薇虽然得宠,但可没少受孕育之苦。她身体不佳,子宫条件不好,本身就难留孩子,再加上一些手段,就更留不住了。她怀了七次,只留住了两个女儿,其他五个,都没了。女胎没留住,男胎更不用想。因为李薇失掉的孩子有男有女,顾淮倒也没多怀疑是不是有人针对李薇,让李薇生不出男孩。
毕竟,李薇最后胎死腹中的是个女孩儿。
顾淮到死,也就只得了两个皇子,都出自聂寰儿。
上一世,大家都认命了。
这一世,我可不认命。
入宫之前,我就寻到了一个隐藏的妇科高Ṱṻ₂手,在我胳膊里埋了一个小物件,可保我十年不孕。
为了保险起见,我还从问题源头上努力。
主动回避侍寝。
不和皇上睡,不仅仅是厌恶顾淮,也是在保命。

-7-
在宫里。
我的人设是乖巧又胆小的淑妃。
既然被太后、皇后提点,就不能不有所表示。
我主动派丫鬟给顾淮送了一次汤,一次点心。
做多了太显,我又不愿意,因此就做了两次。
但,效果显著。
太监没来传唤侍寝,顾淮亲自上门了。
他来的时候,我正在书写心经。
他看了我一会,突然发声:「怪不得安分起来,还以为玩欲擒故纵,原来是入了佛门。」
我被吓了一跳,一转身看见是顾淮。
赶紧跪下磕头。
我磕头越来越溜。
这是我在上一世发现的,天家的人,即使已经贵上天际,还是喜欢看他人伏低做小。
尤其是磕头,主动对他们磕头的时候,会让他们的自我迅速膨胀,唯我独尊的感觉立刻得以满足。
连带着就会对跪下的人宽容,打赏。
我不求宽容和赏赐,我就求他们一高兴赶紧滚蛋,或者让我滚蛋。
果然,顾淮的脸上浮起满意。
「朕还以为你当缩头乌龟到底了,一辈子不找朕呢,你送的汤和点心,甚好。」
「谢陛下。」
我又赶紧磕头。
他把我扶了起来:「哪来的这么多礼,你我之间不用这样。」
我心想,我要不这样,你第一时间就会想砍我的头,诛了我九族。
我得装。
我抬头看他,带着女人的娇羞。
他哪见过我这样,眼里立刻闪过情动,要拉我到床上去。
我这个膈应,但也只能偷偷做心理建设。
心想,躲不过去了,就当被狗咬了。
没承想,他还没把我外衫剥下来。
外面小太监大呼小叫,说是皇后娘娘发动了,请皇上赶紧去看看。
顾淮把我一推,不管不顾地就跑了出去。
这要是在过去,我得气死。
但现在。
「阿弥陀佛,感恩李薇,真心地。」
我冲着皇后宫的方向,虔诚礼拜。
第二日,消息传来,李薇成功生下长公主,皇上大赏后宫。
这是他的第一个孩儿,还是他最爱的人生下来的。
他高兴得不能自已,顺带就忘了我这个还等待侍寝的「前妻」。
等他意识到还有一个我在等他临幸。
他的第二个孩儿又来了,聂寰儿生了皇长子。
顾淮乐坏了,太后乐坏了,太皇太后更乐坏了,大赦天下,宫内人人有赏。
我的小丫鬟也领到了五两银,高兴得冲着顾淮宫殿磕了好一会儿头。
这波喜气还没过去,顾淮就想起了我。
他兴致勃勃地对我说:「允儿,我们也马上就会有孩子的,你给朕生一个像你一样漂亮的女儿。」
我心里骂:「去你的吧,狗男人,我才不会给你生孩子。」
但表面上,我满脸娇羞:「臣妾遵旨。」
他满脸兴奋,但马上就换成了不快。
他怒道:「真是晦气。」
然后,甩袖子走人。
嘎嘎,我来了葵水。
看看,老天爷真心站在我这边,本来应迟几天再来的。
入宫一年多,一品大员的女儿没侍上寝,却让人找不到任何错处。
从太皇太后到小宫女,都在感叹,天意如此。

-8-
接下来,新的侍寝计划还未筹谋好。
北疆受到外敌攻击的消息传来。
这一下,狗皇帝没心思再想怎么睡「前妻」了。
他招来了大臣昼夜商量应对之法。
这道题,我知道,很难。
重生后,我毫无怨言地让出后位。
最主要的原因,其实就因为这道题的答案。
我不想再让我的父兄去解了。
这伙敌人,上一次入侵边境还是在十多年前,当时被我父亲打败,签下十年停战条约。
也正是十年休养生息的军功,驱使先皇把我封为太子妃,彰显天恩。
但这次,他们又来了。
我知道,更难打了。
他们已更新升级,从小强转变成了饿狼,还外挂了狐的狡猾。
上一世,虽然最后还是我们胜了,但代价是十万大军阵亡,还有我父亲,我两个哥哥全部战死,弟弟残疾。
正ṱù₃逢我,因为妒忌,斗遍全宫,尤其让贵妃李薇吃了不少憋。
顾淮一心要废了我,把我打入冷宫。
旨都拟好了。
却传来前方的消息,我一家为他死的死,残的残。
只剩我一个没有孩子的皇后,孤零零地全须全尾,这让算计我最狠的太皇太后都不忍心了。
她说莫辜负了天下战士的心。
我的后位保住了。
我的心死了。
我求了太后,一直对我心存悲悯的太后。
允许我去皇寺带发修行,为父兄,为天下祈福。
太后应了。
顾淮允了。
这一世,我倒要看看,顾淮派谁去打这场恶仗。
天下的事,不是天下的。
具象起来,就是皇上和大臣的事。
顾淮忙得不见人影,多日不来后宫。
太皇太后和太后也跟着焦心。
皇后和贵妃也忧心。
我,其实也紧张着。
虽然我知道不会输,但我不想再失去家人了。
我每天都在祈祷,别是父兄,别是父兄。
多日以后消息传来。
皇上与各大臣商议的结果,是派皇后李薇的父亲作为主帅去打这场仗,其三个哥哥随军辅助。
但,对这个安排,太皇太后与太后都不满。
太皇太后认为,李将军虽然也曾战功累累,但毕竟不了解北疆,他可以作为主帅,副将则应该选淑妃的两个兄长之一,了解敌人,才能百战不殆;太后则更直接一点,她认为还是要派出原班人马即我的父兄去打这场仗。
她说,对外开战,不能夹带一点私心。
皇后已经得宠,没必要再靠父兄战场立功来添彩了,母家太过显耀有外戚过于强大之嫌,对社稷安稳来说,不是好事。
我看出来了。
他们七嘴八舌的前提,都认为这场仗会轻而易举地取胜。
十年前能把敌人打得鬼哭狼嚎,十年后依然如此。
所以,派出谁去打仗,就是让谁去拣功。
回来后是要封侯拜相的。
顾淮明着偏袒皇后,要把功劳都给国丈国舅。
而太后和太皇太后表面大公无私,举荐有战斗经验的我家,实则是在为自己人争取机会。天真了。
草率了。
作为旁听人员,我心突突地跳。
顾淮你那么爱李薇,可要坚持住啊。
让李薇的父兄去吧,这是死父兄的仗。
上一世我是皇后,死的是我父兄。
这一世,她是皇后。
该轮到她家死了。太后和太皇太后的态度很坚决。
面对皇祖母和母亲的咄咄逼人,顾淮有点吃不住劲了。
Ŧũ̂¹他想要立孝顺人设,就不能完全驳了两个老人家的面子,于是他把炮火转移到我这里。
他说:「淑妃,你怎么看?」
我怎么看?
虽早有准备,但这让后宫尤其是妃子直接干政,我的天爷,这题我真不会。
但我会磕头。
我跪下咣咣地磕头。
他们都习惯了,等我磕完,个个面色已好多了。
我说:「臣妾斗胆,太皇太后,太后,皇上,恕罪。妾自十岁被先帝封为太子妃,就被母亲关在后院,日日和嬷嬷学习,虽出生在武将之家,对于战场、战争只是再未有听闻。对于战场形势妾不懂,不敢妄议。但妾知道太皇太后,太后,皇上英明,自皇上登基以来,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,天下都在赞叹,妾知晓这都是皇上,太皇太后,太后,皇后的功劳。」
我说完,就开始瑟瑟发抖。
狗屁发言。
但有用,皇上脸色稍变,估计想起来曾对我的辜负,挥挥手让我走了。

-9-
最后,谁都不想撕破脸,只能都做了妥协。
顾淮抢到的最多,太后和太皇太后也各自捞到一点。
主帅仍是李薇父亲,副将,除了李薇的三个兄长,太皇太后家的一个外孙,太后家的一个侄男也同时去了。
我听了,感觉挺好。
就是,人怪多的。
也不知道会不会给阎王爷增加工作量。
我抚了抚胸口,感觉气很顺溜。
甚好,甚好。
父亲知道了应战安排,有些担忧。
他不敢直面皇上,怕惹其嫌疑,给我送了帖子。
我欢天喜地地见了。
父亲说:「允儿,你可知,北边那群敌人,既有狼的凶残,又有狐狸的狡猾,他们生存资源太少,所以才会像打不死的小强,屡屡来冒犯,上一次,圣上及世人都以为我们打得很容易,实际不然,当时我们胜在经验丰富,他们备战不足。这次他们一定做了很充分的准备,而我们派出去的人又如此轻敌!这场仗危险。我知道允儿对皇上不满,但事关天下安危,允儿,你……」
他忧虑地看着我。
我看着老父亲,骄傲了。
这就是我爹啊,把天下大义放在私人恩怨前面。
「爹爹不用担心。」
「这次皇上派出的人,也许战北的经验不足,但毕竟也是刀光剑影中走过来的,虽然贪功,但卫国的心是有的,与北敌交手几次,他们就会醒悟过来,调整战略,打得也许会艰苦,但一段时间内不会输,僵持久了,皇上就会调整,后续派出的对象必然是爹爹与兄长,所以,爹爹要做的不是忧心,而是做好准备。」
爹爹眼前一亮,一种果然我是他女儿的感觉。
脚步轻快地走了。
仗打得很艰难。
第一仗,就把想显摆的太皇太后家男孙给折进去了,断了腿,匆匆被送回。
太后家的侄男坚挺到第二仗,被掉在他面前的头颅吓到了,赶紧跑到军营躲了起来。
他们想要军功,却不知ţůₘ道军功是最难得的。
那是真刀真枪,用命换的!
只有武将家的人,才能体会。
李家父子也是好样的。
他们一直在坚守。
不久,进入了持久战。
其间,双方各有输赢。
后方皇宫添了 3 个公主,小产了 2 胎。
也许是太过忧心战场,除了皇后李薇再次怀孕,再没有妃嫔有孕的消息。
我感叹,这场仗,最大的功德,就是后宫少死了一些小皇子。
还有,我不用侍寝。

-10-
转眼,到了第二年春天。
后宫再传喜讯,贵妃聂寰儿又有孕了!
我想,太皇太后这是想明白了,前朝到底不如后宫好斗。
与其争军功,不如争肚皮。
太后赏赐了皇后和贵妃。
皇后二次生产当天,北境消息传来。
我们打了一场胜仗,对方损失五万人马,对一个小国家来说,很多了。
还来不及高兴和庆祝,第二道消息传来,李薇父亲和两个哥哥没救治过来,死了,第三个哥哥虽然救了过来,腿断了。
前方无帅,也危在旦夕。
顾淮急了。
他匆匆来到我宫中,给了我一道圣旨,让我父兄连夜赶去北境。
我匆匆赴命。
父兄早已做好准备,接到圣旨立刻出发。
出发前,我找父兄谈了下。
我把敌人的情况进行了分析,告知了他们的弱点,如何做好自我防护。
父兄很惊讶,我如何知道得这么详细?
我当然不能说我是重生的,是上一世唯独活下来的弟弟告诉我的。
我只能说,现今的皇上喜欢后宫干政,对于前线的消息并不隐瞒,对所有的消息,我都进行了收集整理和分țū³析。
对此,早有耳闻的父亲点了点头,对我说:「允儿,有心了。」
一家人含泪告别。
这一次出发,我有信心。
我的父兄会活着回来。
我也会活下去。

-11-
完成使命之后,我立刻回了宫。
听到了一个惊天的消息。
尽管顾淮下了死命令,要求瞒着皇后。
李薇还是在生产关键的时候得知了父兄全灭的消息,当场悲痛咽气,咽气前一秒,用了最后一点力气,推出了肚子里的孩子,是个小皇子,出来时一身青紫,早已窒息而亡。
顾淮得知消息,吐血晕倒。
我回来的时候,他刚刚醒转。
我赶紧去看望。
他眼神绝望,见我来了,才有了点生气。
他拉着我的手说:「允儿,皇后走了,皇儿也走了,朕什么都没有了!」
我强忍着恶心,没有把手抽出来。
我心想:皇后是你妻子,皇子是你孩儿,关我啥事?还想让我跟着你难受?
夫妻一体,荣辱与共。
我又不是你的妻,我可不与你共情。
但我不能说,尽管我很想落井下石,很想幸灾乐祸。
我还得装。
我柔声安抚:「皇上节哀,一切都会好的,李薇姐姐定是去了天上,她肯定希望您能好好的,皇儿看您如此悲伤,肯定不忍,会再投胎而来做您儿子。」
「而且,您不是什么都没有了,您有很多,皇后走了,但在这宫里,您还有长公主,还有贵妃,还有好多孩儿。在宫外,您还有这天下。」
他看着我。
不错眼珠地看着我。
就像出生的雏鸟看着母亲。
哪里还有退我婚时的趾高气扬?
哪里还有辱我真心时的薄情寡义?
顾淮悲戚地,以可怜的表情对我说:「那朕,还有你吗?你的心里还有朕吗?」
真想给他一个大耳光。
心上人刚死,他就想从另外一个女人那讨爱。
可一转念,这也是人之常情。
他的皇祖母、母后爱他但也都算计他,妄图掌控他。
他的父皇给他赐婚,也是从政治方面考量,不考虑他的意愿。
唯独李薇是他自己选的,他喜欢李薇,李薇也对他好。
现在李薇没了,他那颗心空了,急需找个替代。
可找我,合适吗?
我是被他抛弃的妻。
我是被他轻贱过的,真心喜欢过他的女人。
他凭什么认为,我可以不计前嫌,再对他钟情以对呢?
真想,趁着他最脆弱的时候。
逼逼他,让他死了得了。
可我马上就放下了念头。
顾淮于我,是负心人。
但他是天子。
于天下,是福分。
他当皇上以来,社稷安稳,百姓富足。
逼死他,我报了私仇,但对天下人有罪。
我是将军的女儿。
我不能这么做。
对父兄,对天下百姓来说。
目前由顾淮做皇帝,对他们最有利。
于是,我继续忍着厌恶,伸出手,轻轻把顾淮搂在怀里。
我轻轻地说:「皇上,妾是这宫里的淑妃,妾会陪着您的。」
顾淮抱紧了我,轻轻抽泣。
个中意味,我懂,他也懂。
我会陪着他。
但我们终归回不去。

-12-
我父兄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了前线。
以雷霆之势,压制了对方。
形势慢慢好转,对我方越来越有利,假以时日,定会胜利。
消息传来,顾淮放松下来。
劲一松,疲惫久已的他病倒了。
我一直近身服侍。
我的细心照顾缓解了他失妻失子之痛。
将他从脆弱中拔了出来。
随着北疆的形势越来越好。
顾淮也慢慢好转。
他经常盯着我看,若有所思。
有时候,会握紧拳头敲墙,敲桌子,传达不满和愤恨。
那个样子,像极了后悔的样子。
对此,我都装作不见。
就做好一个淑妃的本分。
等他身体好得差不多,我就告了假。
以身体不适为由,躲在我的宫里不再出来。
因为我知道他要开始清算了。好过来的他,脑子开始飞速运转。
前方已稳,他盯上了后宫。
李薇不能白死。
他秘密招来了所有参与产科的太医。
让他们逐个分析皇后生产死亡案例。
那些太医顾虑很多,给的说法大多是皇后气火攻心,难产而亡,小皇子也是因为宫内不良,导致的窒息。
顾淮不信。
他把他们单独关起来,一个个地审。
终于,在一个新近入宫的小太医嘴里,听到了不一样的说法。
她认为,不能仅仅停留在皇后一个人的死因上。
她说,自她入太医院以来,她详细看了所有的后宫脉案。
发现了一个规律,除了贵妃,那些被断为怀男胎的妃嫔比怀女胎的更不容易保住胎。
就这一句话,就够了。
顾淮动用了大理寺来查。
真相很快就摆在了他面前。
那天,据说他面如死灰,形如枯枝。
当晚,他把我召唤到御书房。
他问我:「允儿,你说,这是报应吗?」
「皇后之位本应是你的,我却把你降后为妃,把李薇扶上了后位。」
「结果,皇后死了,皇儿也死了,这是在告诉朕,朕违背天意,老天来惩罚朕吗?」
我说:「您是天子,老天只会喜欢您,助力您,护佑您,怎么会惩罚您呢?」
看他接受度还行。
我又低声嗫嚅:「皇上,大理寺不是查明,宫里这灭男胎是人为吗。」
话递到就好,顾淮自会下定决心。不久,太皇太后去行宫养老。
她出发前,我去看望她。
她不甘地看着我说:「你倒是个命好的,被拉下后位,没心没肺没城府,活得还挺好,没伤到身子,还得了皇上的心。」
我磕头谢太后教诲。
她气得不行,她说,我惯会这样让人闭嘴。
我能说啥,继续磕头。
再怎么样,她也是皇上的奶奶。
即使被移走了,那也不能得罪。
气气就挺好。
嘎嘎。
但对于聂寰儿,我就不客气了。
顾淮念在她只是知罪,没有具体实施犯罪,而且有孕在身,只把她打入冷宫。
我觉得顾淮对聂寰儿就是高举轻放,他就是被她伺候舒服了,不舍得把她出宫,也不舍得把她赐死。
待她生下孩子,找个由头就会把她接回来。
那哪行啊。
这一世我和她很少交集,但上一世她可没少让我嫉妒吃醋,我那一胎,就是和她争斗气没的。
这一世,我自然要为我被迫无法降临世间的孩儿报仇。
我把聂寰儿在冷宫过得很好的消息放了出去,传她胎养得很好。
那些被她和太皇太后害过的妃嫔炸了!
她们的父兄联合起来要求顾淮重惩聂寰儿。
没几日,聂寰儿就在冷宫滑了胎,她也因失血过多而亡,其所出皇长子记在了德妃名下。宫里杀了一批人,换了一大批人。
顾淮最喜欢的两个女人都没了。
但他还有一后宫的女人。
在这些女人中,我最看好德妃,德妃的父亲是一品大员。
顾淮再不愿意。
这天下,不是他老顾家的,本质上是顾家与一众大臣的天下。
君臣彼此制约,社稷才能安稳。

-13-
宫里苦气了很久。
直到前方传来得胜的消息,苦气才散去。
这一次胜利意义重大,停战协议签了二十年。我早已得知消息,我的父兄三人活得好好的,一个都没有受伤。
我弟弟因为被我强行留下来,没与父兄共同战斗,他写信抱怨于我。
我回复说:「战场会有的。」
我父兄要回来了。
顾淮要设宴为功臣接风洗尘。
宴席的前一天,他来到我宫中。
那时我刚刚写完一本心经。
他拿起来看了很久。
拉着我坐下。
深情地对我说:「允儿,我要立你为后,就在明天为你父兄的庆功宴上宣布。」
「这是你应得的,早就该得的,之前是我私心作祟,委屈了你。现在一切回归正轨,我要你成为皇后,与我共享天下。」
「我要你成为我的枕边人,陪我白头到老。」
「我们生个皇儿,他会成为这天下最尊贵的人。」
真够大方的,皇后之位给,皇位也给。
可我怎么敢要?
我把手轻轻拉了出来。
两世以来,我得到的最深切的认知就是,人一旦有了权力,人就会变。
而顾淮,是这天下最有权力的人。
他可以随心所欲,他可以为所欲为。
比如,我明明是他的未婚妻,先皇,也就是他爹给他赐的婚。
可他一登基,就把我降为妃。
比如,北疆危急时刻,他居然不用我父兄,敢想象吗,他把生死存亡演绎成了为爱献礼。
这,太可怕了。
虽然他总体上是个好君主,但他不是个值得信任和托付的人。
现在,他失了李薇,失了聂寰儿,又在我父兄光芒的加持下,觉得我好,立我为后。
明天呢,出现另一个李薇呢,不是危言耸听,随时的事,他再把我扒拉下来?
而且就算他最爱李薇的时候,他还不是没少找聂寰儿侍寝。
太皇太后灭了不少男胎,后宫跑的公主可不少。
重来一世,我清醒得很。
我不想做他的妻子,一点也不想啦。
但我不能如实说啊。
我得装。
我先跪下磕头谢恩。
我说:「谢皇上恩赐,但臣妾不配为后。」
顾淮说:「允儿,你若不配,放ẗū₌眼天下,谁配?」
「论貌,你端庄柔美;论贤,你善良本分;论家世背景,你是将军的女儿,父兄为社稷立下汗马功劳……」
等他夸完我。
我才难过地说:「臣妾子嗣艰难,无法为皇上诞下嫡子。」
「臣妾找过很多太医,都是这么说,包括上次立功的女太医,她也是这么说的。」
顾淮吃惊,但拉起我的手说:「允儿,这不是问题,这后宫所有的孩儿都是朕的,也都是你的,你想让哪个作为嫡子,朕就立他为太子。」
去他妈的,我恶心了一下。
孩子都是你的不假?你提供了孩子一半原材料,但跟我有什么关系?人家都有自己的娘。
但我不能这么说,我说:「谢皇上爱怜,但母仪天下虽尊贵无比,却也责任过于重大,容妾想想,妾实是怕德能不足,担负不起。」
他无声地把我搂在怀里。
他想留下来。
就在我想,不差这最后一哆嗦了,就忍了与他这仅有的一次吧。
外面小太监又开始大呼小叫,说大皇子发烧了,请皇上赶紧去看看。
大皇子是目前唯一的皇子,无比珍贵。
顾淮赶紧去了。
当晚,他留在了德妃那里。
听说,夜里叫了好几次水。你看,我没说错吧。
我看好德妃。
当然,老天爷也要感谢的, 他老人家真的爱我, 一次都不想让顾淮沾污我。
我嘎嘎地笑了很久。
想想父兄明天就能见到了,一夜难眠, 兴奋的。

-14-
第二天,居功至伟的父兄,什么都不要, 用天大的军功只换了我出宫。
他们说得清楚, 在战场见了太多死亡。
实在不想让胆小的女儿(妹妹)与自己分开了。
他们想把我带到身边, 一家人在一起。
他们主动交出军权。
他们表示, 只要有需要,他们随时听陛下召唤, 若有召, 召必回。
顾淮十分震惊,但他也知道这是最好的结果。
经历了二次换帅的风波,我父兄在民间声望如天。
退「后」的事情不能来第二次了。
他昨天一冲动, 说要立我为后, 去了德妃那,就宿在那,这表示他在后悔。
今天我父兄递了台阶,他立刻下了。
他没二次违约。
我不管他是否又背叛了我。
我欢天喜地地出了宫。
我们既没去江南,也没去北疆。
就作为普通人,在京城安住, 在顾淮的眼皮子底下, 让他随时看到安心。
挺好,我们兄妹弟四人,恣意地打牌,捉鸟, 打架……
做着底线内所有快活的事情。

-15-
顾淮在登基的第十年, 薨了。
至死, 他未再立后。
德妃运气不好, 盛宠了好几年,只得了几个女儿,宫里的公主太多了,不珍贵。
除了李薇留下的长公主, 顾淮当回事, 其他女儿,不在他心上。
德妃不甘心,她一直怀, 但她怀一个,就能成功生下一个,没有人算计迫害,赖不到谁,就是命中无子。
没有生下皇子,大皇子就成了顾淮唯一的儿子。
顾淮死后, 传位给大皇子,由太皇太后垂帘听政至大皇子十五岁。
德妃被封为太后,不得干政。
都算圆满。
我在他薨的第二年,成婚。
嫁给哥哥的好友, 一个被战争耽误了婚姻的好儿男。
两个哥哥与弟弟也陆续成了家。
老父亲乐得不得了。
历经三朝,数次功高盖主的老将军,终于迎来全家圆满。
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3 分享
评论 抢沙发

请登录后发表评论

    暂无评论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