弟弟妹妹同时考上大学。
家中条件有限,爸妈和我商量,他们负责供弟弟,我负责供妹妹。
我答应每个月给妹妹 1500。
后来,妹妹大学毕业,考公上岸,成了全家的骄傲。
而我积劳成疾病倒,向她求助时,她却把我拉黑了。
「当年弟弟一个月生活费 2500,你却只给我 1500,你知道我大学四年是怎么过来的吗?」
我在病痛和绝望中死去。
再醒来,又回到了两人上大学的时候。
这一次,面对父母的要求,我说:「上不起学就别上了,去打工吧。」
-1-
我回到了毕业那年。
弟弟妹妹同时考上大学。
妈妈拉着我唉声叹气,倾诉家里的不容易。
今年工厂效益不好,已经好几个月不发工资了。
两个孩子同时上大学,实在困难。
希望我能早点去工作,帮着分担一下。
「你弟的开销不用你管,妹妹的学费我们也替你交了,你只要每个月给她打生活费就行。」
「当然,也不是全让你出。你是主,我是辅,你实在没钱的时候,妈也会帮你付的。」
她的嘴一张一合,疲惫的面容和前世重合。
每一滴眼泪,每一个眼神都在告诉我,家里这么困难,我却还要读研,是多么自私不懂事。
上一世,就是在今天。
我放弃了已经到手的 985 研究生录取通知书,急急忙忙地去投简历。
我本科的专业是基础学科,很难找到对口工作。
兜兜转转,月薪只有四千。
每个月给妹妹 1500,剩下的钱交完房租几乎清零。
那几年里,我每天下班还要打第二份工,没时间做饭,靠着 8 块钱的拼好饭填肚子。
再苦再难,每次给妹妹转账的时候,都充满了成就感。
因为我大学的时候爸妈一分钱都没给,全靠自己打工,吃饭都抠抠搜搜,经常连卫生巾都买不起。
自己淋过雨,也想给妹妹撑一撑伞。
而后来,妹妹也不负所望,一毕业就考公上岸,成了全家最有出息的孩子。
除了爸妈,最开心的人就是我。
然而,自从毕业后,她对我的态度变得十分冷淡。
我大为不解。
爸妈劝我,「你妹妹长大了,总不能还像小时候一样黏在一起,体制内工作压力也大,你理解一下她。」
我虽然心里难受,不明白为什么,但还是听话没再去打扰她。
直到两年后,我查出了胃癌。
由于长期熬夜过劳,加上吃廉价外卖,饮食不规律,导致我年纪轻轻就得了癌症。
手术费用要 8 万块。
我自己的存款只有两万,同事见我可怜,凑钱借给我两万。
还差四万。
我向爸妈开口,他们满面愁容,告诉我弟弟快结婚了,家里欠了外债,实在没钱给我。
我不得已求助妹妹,却发现自己被拉黑了。
我实在想不通,到底是为什么。
等到我好不容易联系上她时,只听到她冰冷的声音:
「当年弟弟的生活费 2500,你却只给我 1500,你知道我大学四年是怎么过来的吗?」
「我的生活费是整个宿舍最少的,平时室友聚餐我不敢去。看到喜欢的衣服,超过 200 就不敢买,想去烫个头发也要算一下卡里的余额。整整四年,我都没出去旅游过一次。」
「我也是女孩子,我值得漂亮的衣服,值得大牌护肤品,也值得去旅行看世界,可你给的那点钱,却在告诉我,我不配,只要吃饱饭就够了!」
我被怼得哑口无言。
她居然是这样想的。
可我明明已经尽力了。
自己都还挣扎在温饱的水平,又怎么想得到这些。
张了张嘴想解释,却什么都说不出来。
最终,我癌症中期拖到晚期,死在了出租屋里。
而这一天,正好是妹妹的婚礼。
她牵着爸爸的手走上台,嫁给企业家的公子,甜蜜又幸福。
后来,弟弟也靠着妹妹夫家的关系也得到了一份体面的工作,
一家人的日子越过越好。
只有每年清明时,妈妈偶尔想起我这个长女,会叹口气:「也怪她命不好。」
-2-
「知恩,知恩?」
妈妈见我不说话,喊了好几声。
我缓过神来,扫了一眼四周。
弟弟宋知学,房门紧闭打游戏,整整一个暑假,除了吃饭就没出来过。
妹妹宋知美,躺在沙发上刷短剧看小说,主打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。
再对上妈妈殷切的眼神,我忽然觉得自己上辈子像个笑话。
「妈,现在的就业环境多差啊,我不读研,出去上班也就几千块工资,哪来的能力供养妹妹?」
我妈脸色一滞,
「…可你妹妹怎么办啊?你也知道家里的情况,你爸身体不好,看病已经花了不少钱,还欠着房贷……」
她絮絮叨叨,声音带着哽咽。
如果是上一世,听到这样的话,我大概已经愧疚万分,巴巴地掏钱了。
但现在,我笑了:
「妈,我当然知道你们不容易,弟弟妹妹也都成年了,要分担也不能我一个人分担啊。大学生能贷款能打工,我上学那会儿不就是这么过来的吗?既然家里供不起,也该自己想办法了吧。」
听到这话,一直Ṱṻₛ沉浸在手机里的妹妹突然不聋了,
从沙发上跳起来,
「姐,你这是什么意思啊,你自己过得不好,就想剥夺我大学期间的自由吗?」
哈?
我怎么剥夺你自由了?
她仰着头,满眼是不屑,
「女孩子应该富养,大学是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,应该用来提升自我,享受青春。打工只会把时间浪费在无意义的低端劳动上,像你这种没苦硬吃的人,认知也就这样了。」
一段洋洋洒洒的网络鸡汤说得头头是道。
我整一个大无语。
忍着内心的嘲讽,我笑,
「你可别冤枉我,谁说一定让你打工了?咱妈说了,她和爸完全供得起你们其中一个,既然你不能吃苦,那就只能让弟弟吃苦咯。」
说话间,扫了我妈一眼,「妈,我都看到你给弟弟的转账了,一个月 2500 呢,既然妹妹说女孩子要富养,那这钱应该给ťùₗ她才是啊!」
宋知美听到这话,不可置信,
「妈你昨天不是跟我说没钱吗?那怎么还给宋知学这么多?你不要太偏心啊!」
我妈脸色一下子变得难看,声音也尖利起来,
「我偏什么心了?男孩子饭量本来就大,他学校的物价又那么高,没个两三千他能吃饱吗?你做姐姐的,不知道心疼弟弟也就算了,连他的饭钱都要争,我真是白养你这么多年了!」
宋知美炸了:「还说不是偏心呢,我今天才知道你们根本不爱我!我不管,你给他多少,就得给我多少……」
她开始哭鼻子抹眼泪,我妈拍桌子țū́₎训斥,吵吵嚷嚷,热闹得很。
在两人的争执声中,我冷笑着,默默走出了大门。
上辈子,宋知美入学半年后,意外得知弟弟的生活费,也曾跟爸妈闹过。
但那时,妈妈告诉她:「我们只负责你弟弟,你是交给你姐负责的,她给得少那是她的事。」
一句话,让她怨恨我多年。
这一世,提前揭开了这层遮羞布,就让他们互咬去吧。
-3-
我果断去了学校,开始我的读研生涯。
听说宋知美闹了很久,爸妈答应了每个月给她 1000。
她嚷着不够。
妈妈安抚:
「真不是妈偏心,本来你姐毕业了,就盼着她能替家里分担一点,负责你的生活费,谁知道她只顾自己。」
「要是她能早点去工作,你哪里会这么困难。」
四两拨千斤,几句话又把矛盾转到了我头上。
-4-
于是,开学半个月后,我收到了一条链接。
「姐,爸妈已经出了生活费了,让你给我换个新手机,不过分吧?」
是 iPhone16Pro,价格将近一万。
和上一世一样,她想要什么,总是这样理所当然地向我索取。
而那时的我囊中羞涩,拿不出这么多钱。
咬咬牙转了三千块,劝她买个小米。
「还在上学,没必要用这么贵的手机,国产的性价比更高。」
然而这却成了我伤她自尊的罪证。
很久以后,我听到她说:
「当时周围的同学都用最新款的苹果,你却让我用廉价的国产机,你知道我有多自卑吗?」
-4-
既然小米让她自卑,那这辈子我不买了。
应该就不用自卑了吧。
我动动手指,回:「你是学生,我也是学生,我拿什么给你买?」
她:「读研不是有补助的吗?」
研究生补助总共才一千出头。
我有点儿无语。
「那点补助还不够吃饭的,没钱。」
她气急:「那你就应该出去工作啊,没钱你读什么研啊?家里情况紧张,你也不知道替爸妈分担一点,自私自利!」
我笑了:
「那你怎么不去工作?没钱你上什么大学?知道家里困难,还不辍学去打工?你不自私吗?」
她发来语音,声音尖利:
「我跟你怎么能一样啊!长姐为母,这本来就是你的责任。」
「再说了,就你这种劳碌命,将来也就是个进厂的料,读再多的书也是浪费。还不如把资源投在更有价值的人身上。」
活了两世才惊觉。
一直疼爱的妹妹,从来就没瞧得起我。
也许,是我从小受制于父母的规训,承担了很多本不属于自己的责任,
以至于一手带大的弟弟妹妹,潜意识里把我当作保姆。
我平复了心绪,开口,
「对,这么有价值的你,怎么连个手机也要乞讨啊?」
她被踩到了尾巴一样炸了,
「有什么了不起的,没有你我照样买得起!」
我掐了屏幕,没有再搭理。
-5-
两个月后。
我还是在宋知美的朋友圈里,看到了最新款的 iPhone。
她做了漂亮的美甲,po 了美美的旅游照,小资又惬意。
按爸妈给的生活费,是绝对不足以支撑这些消费的。
以她的性格,也不可能是做兼职赚的钱。
我想了想。
打开她学校的官网。
在助学金名单里,果然看到了她的名字。
-6-
其实我们家的条件,不算宽裕,也算不上真正的贫困。
爸妈名下有一套自住房和一套收租的回迁房,
两人的收入加起来在一万以上。
只是他们不愿意在女儿身上花太多钱而已。
也正因如此,我虽然也过得艰难,
也不会去挤占真正贫困家庭的机会。
而宋知美显然没有这个意识。
-7-
我思索了片刻后,
添加了她学校的表白墙,
匿名发了条信息。
-8-
表白墙上很快出现了贫困生拿着助学金高消费的爆料。
校内论坛掀起一阵争议。
面对同学的质疑,宋知美振振有词:
「助学金我确实是用来吃饭的,买手机旅游都是用我自己的钱!」
理直气壮的态度,引来了众怒。
同学们纷纷举报到教务处。
她很快被取消了贫困生资格。
还被记过处分。
她气得在朋友圈发疯骂人。
「不知道是哪个酸鸡举报的,凭什么贫困生就不能旅游买 iPhone 啊,钱给了我就是我的,想怎么花是我的事,你家住海边啊,管这么宽!」
看着她无能狂怒的样子。
我随手划过,文明观猴。
-8-
没有我的供养,助学金也被取消,
宋知美的生活比上一世更加拮据。
最后还是免不了去做她看不上的「无意义劳动」。
然而她的性格又吃不了苦。
刷盘子嫌脏,摇奶茶嫌累,做家教又没耐心应付熊孩子。
兜兜转转,也没赚到钱。
每天疲于奔命,怨气冲天。
-9-
而我埋头做课题,搞项目。
跟着导师到处参加会议。
忙碌而充实。
活了两辈子才拥有的读研机会,心中万分珍惜。
看着数据一点点成型,上一世的缺憾也在慢慢愈合。
-9-
三年时间转眼而过。
临近毕业时,我开始看校招的机会。
有了名校的平台。
这一世的机遇远比上一世更多。
我成功通过了一家国企的技术岗面试。
单位是在离家两千公里的南方。
薪资待遇也符合预期。
-11-
我妈很快来了电话。
「知恩啊,你工作落实得怎么样了?」
她这三年几乎没怎么联系过我,生怕我问她要钱。
这会儿终于复活了。
得知我要去南方后,
又开始犯愁,
「女孩子不要跑那么远,容易被欺负。尽量离家里近一点,我们也好照顾你。」
我看着微信聊天界面,上一次的记录,还是大半年前。
不由发笑。
上辈子我听她的话,找了份离家近的工作。
此后,我成了专属养老工具人。
父母每次生病跑医院只会找我,
从挂号,缴费、检查、住院,都是我一个人忙前忙后,出钱又出力。
从始至终他们都舍不得使唤弟弟妹妹一天。
因为妹妹工作要紧,弟弟又是男孩子,不懂照顾人。
实在荒诞又滑稽。
-12-
我定了定神,开口,
「妈,你总说我是姐姐,要懂事。我都长这么大了,怎么能赖在你们身边呢?弟弟妹妹还小,正好明年毕业让他们都回来陪你。」
她被我这么一噎,一时语塞。
片刻后,讪讪地说了一句:
「那你在那边注意安全,你爸身体不好,平时多回来看看。」
我随口应付了一句。
赶紧收拾东西跑路去单位报到。
-12-
新单位的福利相当好。
员工有宿舍,不用自己租房。
食堂饭菜丰盛,每天四菜一汤。
我再也不用住着摇摇欲坠的隔断房和二房东斗智斗勇。
也不用再吃着淋巴肉地沟油组合的拼好饭,时不时嚼出铁丝和头发。
下班之后,窝在自己的一方小天地里,吃着蛋糕刷综艺,
从未有过的惬意美好。
-13-
与此同时,宋知美也迎来了大学的最后一年,
和上一世一样,她再次走入了考公大军。
然而这一次,她名落孙山。
连进面的机会都没有。
-14-
得知消息的时候,我并不意外。
上一世,她说要考公,是我花钱给她报了培训班。
也是我找老板帮忙开了实习证明,让她安心复习。
而今生她无人指导,还要分心去找实习,
每天来来回回奔波。
晚上回到宿舍累得不行,学习效率也大打折扣。
到临考前,她想报个班,学费要五千块。
向爸妈求助,
得到的只有推脱:
「培训班都是骗人的,是金子在哪里都发光,真有能力的人,怎么样都能考上。
「没能力的人,花多少钱都没用。」
这样的结果,是意料之中。
上辈子她一直觉得自己能一次上岸全凭天分。
可她忽略了,
这世上大部分都是普通人,能克服环境走出泥沼的是少数。
无人托举的情况下,多数人都会走向平庸。
-14-
宋知美伤春悲秋了很久。
发誓下次一定上岸。
但苦于囊中羞涩,不得不出去找工作。
而爸妈眼看没忽悠到我,就琢磨着总要留个女儿在身边。
于是又冒了出来,用同样的话术劝她,
「离家近一点,我们好照顾你,也方便你明年再考。」
「别像你姐一样,一年到头连个影都见不到,这么多年都白养她了。」
于是乎,宋知美放弃了来自省会的 offer,
回了老家小城市,找了份文员的工作继续备考。
-15-
宋知学却不甘于待在小地方,
一心想出来闯闯。
我妈立刻来联系我:
「知恩啊,你现在工作也稳定下来了,你弟弟也想去南方找工作,就让他跟你住一起吧,平时你们还能相互照顾。」
我笑了。
果然女儿是要留在身边的,儿子可以尽情展翅远飞,永远有人托底。
宋知学在家里连自己的袜子都没洗过,做饭刷碗更是想都不用想。
也不知道所谓的相互照顾是怎么个相互法。
我躺在沙发上撸猫,懒懒打了个哈欠,
「妈,弟弟都说了,想自己出来闯,就是不想被人安排,你还让他跟我住一起,他得多不自在啊。」
「再说了,你不是希望他早点谈恋爱结婚嘛,这么大个人了还跟着姐姐住,传出去是找不到女朋友的。」
没等她回应,我补充了一句,
「好了妈,我要上班了哈!」
然后赶紧挂了电话。
-16-
之后很长一段时间,我有意减少和家里的联系。
按部就班地上班下班,做饭喂猫。
日子过得很自在。
入职的第四年,我攒了一笔存款,加上人才补贴,在单位附近买了房。
搬进新家的那天,冬日晴暖,阳光正好。
猫咪在我怀里蹭了又蹭,开心到飞起。
颠沛半生,在这一刻才真正有了家。
-17-
再次见到家人,是这一年的年底,
我回家过年。
几年不见,爸妈的样子倒是没怎么变。
宋知学在省会找了份工作,薪资够糊口,开着家里买的宝马 3 系,还谈了个女朋友,看起来过得挺滋润。
宋知美依旧在小县城做着月薪两千的文员。
她已经连续考了三年,从国考到省考,颗粒无收。
在家备考的日子并不如她想像中简单。
小公司的文员的工作不轻松,一人多岗是常态,有时还要加班。
爸妈很忙,家里的杂务多多少少也会落在她身上。
有个头疼脑热也第一时间找她。
综合下来,根本没多少时间看书。
再加上工作后的状态和在校期间完全不同,
她自己也懈怠了下来。
所以就造成了半永久备考的现状。
爸妈的脸色越来越难看,唠唠叨叨嫌她丢人。
她也不复当初的意气,变得颓丧许多。
-19-
正月里聚餐时,
亲戚们纷纷夸我能干有出息。
不但是名校研究生,还找了这么好的工作。
有这么能耐的姐姐,弟弟娶媳妇不用愁了。
爸妈听了很开心:
「家里三个孩子,就知恩最懂事最孝顺了,以后我们都指着她呢。」
这话一出,亲戚们又是一阵羡慕恭维。
席间其乐融融,好像在谈论我,又好像与我无关。
没等我回应,冷不丁听宋知美开口,
「工作再好有什么用,不还是自私自利,从没帮过家里一分。」
这话一出,亲戚们你瞅瞅我瞅瞅,气氛有点儿尴尬。
我静静地啃完一个肘子,
抬头,笑嘻嘻呲牙,
「各位叔叔伯伯抬举我了,我就一打工的,混口饭吃,谈不上出息。」
「要说懂事孝顺,怎么能跟妹妹比呢,这几年她一边考公一边照顾爸妈,全家没有比她更孝顺的了,以后她肯定能帮衬弟弟,你们就别操心了。」
说完,朝宋知美挑眉,露出一个欠欠的笑容。
她气得脸色发绿,咬牙切齿。
-20-
宋知学的女朋友叫陈橙,是个外省的姑娘。
黑黑瘦瘦的,有点男相,比他大几岁。
两人感情挺好。
一整个春节,不分场合地黏糊在一起,颇有几分与世隔绝的美。
除了宋知学,她见谁都板着脸不说话。
亲戚们给红包,她收得利索,却连句谢谢都没有。
我爸妈每每都很尴尬。
但架不住儿子喜欢。
只好认了。
原本过完年,就把他俩的婚事定下来。
但陈橙说,不想离开父母。
要求宋知学去女方家买房定居。
而且得全款,至少要三百万。
加上彩礼五金,这场婚礼没有三百五十万下不来。
这下把爸妈难住了。
而宋知学正是上头,怎么也不肯放弃。
所以,在我准备回去上班的前一天。
我妈踟蹰着来找我商量。
「知恩啊,咱家的情况你也知道,你弟弟妹妹两个都是靠不住的,上班好几年了还是月光,一分钱都没攒下来。」
我吃着山核桃配砂糖橘,嘴里塞满了东西,假装不懂。
「哦。」
她见我不接茬,脸色有点儿尴尬
「听说你的单位待遇是顶尖儿的好,」
「你老实告诉妈,这几年存了多少钱了?」
我掐指一算,郑重回答:「负八十万,还贷三十年。」
「什么?」
她一下从沙发上蹦起来,发出了尖锐的爆鸣:
「你买房了?」
「你居然买房了?」
「你怎么能买房啊?」
-21-
全家人的脸色又绿又红又黑,异常精彩。
宋知学:「大姐,你买房怎么也不跟家里商量一下啊,这么大的事背着爸妈,你眼里还有一家人吗?」
宋知美涂着指甲油:「女孩子买房,只会降低你在婚恋市场的竞争力,背着一身房贷,小心以后嫁不出去。」
我妈也跟着应和:
「是啊,你以后结婚Ṭúₐ了自然就有房住,自己买了房,还有哪个男人敢要你啊!」
「你一个人背着八十多万债,压力也大。」
「听妈的话,你手上这套先挂出去,能卖多少是多少,先帮家里把难关过了,以后等你结婚,我和你爸再给你陪嫁一辆车。」
哈?
好大一张饼。
好甜一个梦。
我差点要拍掌叫好。
我妈这画饼的水平,ṭúₙ比我单位的领导强多了。
扭头看着她殷切的目光,我似笑非笑,
「妈,你说得对,一个人还贷确实辛苦,我也知道你心疼我,」
「这样,陪嫁车就免了,你们就先出个几十万帮我把房贷提前结清吧,我有全款房当嫁妆就不用担心嫁不出去了,等过几年我再努努力赚钱帮衬家里。反正宋知学也还年轻,他的房子过几年再买也不急。」
不就是画饼嘛。
谁不会啊。
她闻言急了,
「你这是什么话啊,」
「都跟你说了,女孩子没必要有房,你怎么就是听不进去呢。男孩子娶媳妇是头等大事,就是要千难万难也得先紧着这一件!」
宋知学也嚷嚷,
「没错,小橙说了,今年必须买房结婚,不然她就回去相亲了。」
「大姐你怎么能这么自私,几年的工资一声不吭花光了不说,还敢让爸妈给你还贷?」
「爸妈养你这么大,你孝敬过他们一分吗?还惦记上他们的钱了?」
我笑了:
「对呀,我最自私,哪比得上你。」
「你不是父母养大的,你是无土栽培长大的。你不惦记他们的钱,你只是要区区三百万倒贴入赘而已。」
他脸色红一阵白一阵,「妈,你看她!」
我悠悠转头,冲妈妈微微笑:
「听说过当赘婿的,没听过掏空家底倒贴当赘婿的。」
「他拿了你们的全部身家去异地定居,有想过你们的以后吗?」
她沉默了。
眼神闪烁中流露出无奈。
我叹了口气,
「你们愿意花多少钱成全宝贝儿子的爱情请随意,别把主意打我身上来,我不当冤大头。」
言尽于此。
该说的已经说了。
怎么做就是他们自己的事了。
-22-
事实证明,我的劝诫并没有起到作用。
爸妈还是卖掉了名下的两套房,七拼八凑了三百多万,
去女方家乡买了套平层。
他们计划将来跟着一起过去,帮忙带孩子。
唯一的问题是,宋知美没地方住了。
她和爸妈吵了起来:
「当初是你们让我回来的,现在你们都要走,那我怎么办?」
我妈也不惯着她,
「你还好意思提?也不看看你多大年纪了,年年考公,年年不中,」
「工作没落着,钱也没挣到,再耽搁下去,你都多少岁了?还想一直待在娘家当老姑娘啊?」
「别像你姐一样拖到嫁不出去,趁着年轻赶紧找个好婆家,女孩子总归要嫁人的,婆家才是你的家。」
于是,在赶鸭子上架之下,
宋知美迈入了相亲大军。
-23-
这一世没有公务员工作的加持,
她自然没能像上一世一样得到企业家公子的青睐。
和她相亲的,多是媒人手上万年滞销的歪瓜裂枣。
年纪大一轮的,离异带娃的,缺胳膊断腿的,甚至有刚吃完国家饭出来的。
筛来筛去,愣是没一个正常的。
整整几个月,她不是在吐槽就是在吐槽的路上。
最后还是爸妈等不及了,
到处找人托关系,终于介绍了一个看起来凑合的。
对方是个二十八岁的小伙,大专毕业,机械厂上班,月薪 6k。
父母在乡下务农,用毕生积蓄为他在县城买了房,家里还有一个妹妹在上学。
平平无奇的条件,平平无奇的相貌,和宋知美的预期相差甚远。
但在小县城的一众奇葩里,已经算一股清流。
最终,她还是勉强点了头。
接连定下了一儿一女的婚事,爸妈心中的石头落了地。
他们很是欣慰,感慨人生的任务快完成了。
想起我这个大龄未嫁的大女儿,母爱发作来劝我:
「你看看你,姐弟三个你年纪最大,到现在还没嫁出去,说出来我都丢人。」
我正在赶项目,忙得焦头烂额。
上来就是怼:「不结婚就是丢人,那反之,结得越多越不丢人,所以您和我爸何必吊死在一棵树上,赶紧离了多结几次啊?」
她气得舌头打结:「你……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!」
-24-
宋知美婚期定在了年中。
对方很有诚意地给了 18.8 万的彩礼和五金一钻,还有上门礼、改口费,该有的礼数一样也不少。
爸妈乐得合不拢嘴,直夸未来女婿懂事。
宋知美的那点不甘,也在彩礼到账的当天消散了大半。
她紧锣密鼓地进入备婚流程。
欢欢喜喜在朋友圈分享着婚纱照,酒宴,礼服。
一切都很顺利。
直到出嫁前夕。
18.8 万的彩礼,爸爸只给她四万。
剩余的全部扣下。
她自然不愿意,大吵了一架,
我妈又用熟悉的配方哄她。
「你毕竟还年轻,手上拿着这么一大笔钱,难免婆家惦记。」
「你放心,妈不要你的钱,剩下的都帮你保管着,等你生了孩子再添一点都给你。」
争执无果。
软硬兼施之下,她只好稀里糊涂地吃下父母画的大饼。
带着四万块的家电和被子作为陪嫁出了门。
-25-
女儿的婚事一了。
爸妈火急火燎地带着全副身家奔赴儿子而去。
各归各位。
也算好结果。
-26-
婚后,宋知美的日子过得还算自在。
丈夫的薪资全部上交。
公婆每个月补贴两三千,加起来过得比婚前要宽裕得多。
家务有婆婆,她什么都不必做。
后来,她干脆以专心备考为由辞掉了文员的工作。
每天睡到自然醒,日常逛街买衣服,打麻将做美甲,相当滋润。
而当她确诊怀孕后,更是被一家人捧上了天。
连吃饭都端到床前。
她很享受这样的日子,时不时来找我炫耀,阴阳几句:
「大龄剩女就是心比天高,就那么点工资还背着房贷,一把年纪嫁不出去,妄想攀高枝呢。」
我笑了笑,不置可否。
-2-
一年后,她的孩子出生了。
吞金兽一来,奶粉,尿布,各种花销像流水一样地来。
小镇贵妇的生活终于难以为继。
宋知美的朋友圈开始怨气冲天,
抱怨丈夫没本事,公婆不帮衬,还有一个在读书的小姑子要花钱。
话里话外劝公婆把养老钱都拿出来,
还要求高三的小姑子早点辍țŭ⁵学去打工补贴家用。
三天两头闹腾,日子久了,也会发生争吵。
但农村家庭结婚成本太大,并不会轻易离婚。
最终还是男方妥协。
而她也深知这一点,更加肆无忌惮。
就这样吵吵闹闹持续了三年。
直到孩子先天性心脏病发作,需要做手术。
而她管了三年的经济大权,卡里一分余额都没有,网贷还逾期了十来万。
冰冻三尺,终于在这一刻彻底爆发。
她依旧振振有词:
「我原本是有工作的,要不是嫁到你们家,我会过得这么苦吗?」
「你们自己穷,没本事,能娶到媳妇就该烧高香了,有什么脸怪我?」
对方忍无可忍,甩出了离婚协议。
「不耽误你去找个有本事的。」
-27-
宋知美离婚了。
是空着手离开的。
房子是男方婚前买的,她没有份额。
婚后财产都败光了,只有十几万的债务。
她没工作,自然也争不到抚养权。
孑然一身从夫家出来时,环望四周,发现身无分文,也无处可去。
彩礼还在爸妈手上。
电话打过去时,
那头正忙着抱孙子,嘻嘻哈哈阖家欢乐。
我妈满是不耐烦,
「你还好意思提彩礼,养你这么大不用花钱啊?你结婚的时候办酒席不要钱啊?这几年你孝顺过我们一分吗?有帮衬过娘家吗?」
「现在还要来拖累娘家,你是想闹得你弟弟也离婚吗?」
她这才惊觉,之前所谓的帮她保管,不过是托词。
她被生身父母骗了。
骗得彻底。
-28-
后来,我几乎失去了她的消息。
她的朋友圈不再更新,也没有再联系家人。
没人知道她去了哪里。
爸妈依旧开开心心地晒孙子,围着儿子一家转。
好像这个女儿没有存在过。
直到两年后,接到医生的电话。
宋知美在流水线上出了事故,在医院里抢救。
工作人员先联系了直系亲属。
爸妈知道后很快赶了过去。
他们嘴上很着急,拜托医生一定要救活她。
看到缴费单时,又迟疑了。
开始计算有没有保险赔偿,交完医药费能剩下多少。
医生显然是见多了这种情况,心照不宣地叹了口气。
而病床上的宋知美,抓着他的袖子,求他联系我。
-29-
走进病房的时候,她浑身插满管子,已经奄奄一息。
「我都想起来了。」
她说。
我微怔。
随即坐了下来,倒了杯水。
「所以,你觉得,上辈子你大学过得不好,是我的错吗?」
她眼角溢出泪水,
「对不起。」
她明明知道,真正造成她生活拮据的是谁。
这个家庭的真正的食利者又是谁。
可她不敢也不愿去反抗。
因为有我在,来自原生家庭的吸管不会直接插入她的血肉。
她可以躲在父母的羽翼下,一起享受我的供养。
甚至在食利者吃饱喝足后,分到那么一杯羹。
而当供养者逃离,资源不再充足时,矛盾才会凸显。
「真的对不起,姐姐。」
「你可以,再帮帮我吗?」
她拼着最后的力气,眼中露出希冀。
病房里输液器滴滴答答个不停,监护仪一直在报警。
病房外的亲人们在权衡利弊,计算着从她身上能榨出多少价值。
我沉寂了片刻,
「上辈子,我也是死在医院里。到死也没有等到你。」
「我不是圣人,没那么大度,被咬过一口后,还去救一条毒蛇。」
说完后,转身出了病房。
各人有各人的缘法。
并非所有人,都值得命运多给予一次机会。
-30-
宋知美死后半年,赔偿金下来了。
爸妈哭得肝肠寸断,然后痛快地收下了钱。
半月后,宋知学提了辆新车,弟媳买了新镯子和包包。
爸妈在某音里晒着新包的饺子和胖乎乎的孙子。
一家人的日子越来越好。
就像上一世我死后一样。
-31-
再后来,
他们的宝贝孙子日渐长大,二老的身体也日渐衰败。
妈妈腰间盘突出没法再干活了,爸爸关节炎发作腿脚开始不便。
弟媳的脸色变得难看,开始挑刺,吵架。
宋知学为了哄老婆,往往选择沉默。
终于,孩子初中毕业,即将进入高中寄宿时,
弟媳摊牌了:「儿子结婚了就有了自己的小家庭。做父母的要有边界感,不能一直赖着儿子,我们也要有自己的空间。」
「养老也不能总指望儿子。你们活了这么多年,年轻时候不多攒点钱,到老了就来靠儿子,也不想想我们压力多大啊,一大家子开销哪哪都是钱,以后孩子上大学花钱的地方多着呢。」
「再不济你们还有女儿,生她养她,就该她来养老。你们没生过也没养过儿媳妇,法律上儿媳没义务赡养你们。」
于是,在儿媳的冷嘲热讽和儿子的沉默里,
年ƭūⁿ迈的父母拖着病体被赶出了家门。
-32-
接到妈妈Ṱũ̂ₑ的电话时,我正在度假。
他们回了老家,但县城的房子已经卖了,无处可去。
只有乡下还有奶奶留下的一间土屋。
年久失修,破得不成样子。
他们想着捯饬一下住进去。
但这些年的积蓄都补贴了孙子,连修缮的费用都没有。
无奈才联系我。
「知恩啊,妈知道错了,现在才明白你当初说得对,你弟弟是个靠不住的,临老才知道女儿的好……」
她哭哭啼啼絮叨了许久,又切入正题,
「村里的房子漏雨,你爸的身体又不好,腿疼了好几年也没钱去医院看,你现在有钱帮帮家里啊。」
我默默听着电话里近乎卑微的哀求,
内心激不起一点波澜。
良久,不咸不淡地开口,
「腿疼了好几年?说明你们在宋知学家的时候已经开始疼了,为什么不让他带你们去检查?」
她沉默了。
给儿子当牛做马十几年,有病从来都是自己扛着。
生怕累了儿子分毫。
也只有在女儿面前,才会全身都痛。
我也不等她回答,继续,
「法律上只认出资人,他的房子是你们买的,车也是你们买的,只要去起诉,都可以收来。」
电话那头迟疑了,
「可那样你弟媳肯定会离婚,你弟的家就散了呀……」
我不由发笑。
就知道会这样。
你看,他们不是不懂,也不是没有办法,只是不愿意去做而已。
她倾诉着儿子的凉薄,埋怨着他的不孝,却始终舍不得损他半分利。
她夸赞着女儿的好,享受着女儿的孝,却不肯予她半点托举。
他们用嘴爱女儿,用钱爱儿子。
我早已习惯。
「那就没办法了。人都是逐利的,财产给了儿子,养老却要找女儿,世上没有这样的道理。」
她又开始打恩情牌,
「可我们也养大了你啊,以前也没亏待你,就因为没给你房子连养育之恩都不报了吗?自古以来哪家的财产不是给儿子的,我们也是没办法啊…….你弟弟没房子娶不到媳妇,但你可以嫁人啊……」
我默默听她说完,声音依旧平静,
「所以,念在养育之恩,只要你去起诉宋知学,律师费我来出,以后我也会妥善照顾你们。」
然后,在痛哭声里,果断挂了电话。
-33-
后来,他们又找过我几次,
反反复复唱着这套陈词滥调,就是不舍得起诉宝贝儿子。
几番哭诉无果后,终于消停。
他们住进了漏雨的土屋里,向邻居抱怨着儿女的不孝。
而不久后,弟媳就把自己娘家的父母接到了婚房里照顾。
宋知学秒变大孝子, 带着岳父母看病买药, 旅游兜风,比亲儿子还周全。
一家人和乐融融。
爸妈辛苦了一生的儿子和房子, 都为他人做了嫁衣。
-34-
二老最后的那几年, 宋知学回来过一次。
是妈妈卧床, 爸爸跌倒后, 村委和亲戚们联系的他。
他风尘仆仆赶来,
当着一众亲友长辈的面, 指责我不孝。
父母病得这么重,这么多年都不回来看一眼。
我嗤笑:「你最孝顺, 怎么没见你养老啊?」
「我怎么没养, 前面十几年爸妈都跟着我住, 都是我在养, 最后几年让你照顾一下都不肯, 白养你了!」他振振有词。
「当了十几年的牛马, 一个做家务带孩子,一个打零工补贴你们一家,成了你在照顾父母,宋知学,我真羡慕你的脸皮, 是怎么做到这么厚的?」
没等他回怼, 我又补充,
「既然你说我不孝,那我就不孝吧,你都这么孝顺了, 那爸爸的腿你带他去治疗没问题吧?」
碍于现场人多, 他只能硬着头皮:「去就去, 我不像你白眼狼一个!」
他带着爸爸去了医院, 拍了片。
医生建议手术, 植入钢板,总共预算一万块。
听到要花这么多钱, 他犹豫了。
没等办理入院手续, 弟媳的电话就打来了,说她发烧了不舒服,让他赶紧回去。
于是,他让医生开了点止痛药和消炎药, 嘱咐爸爸, 好好休养,务必保重身体。
想吃什么就吃, 不要劳累。
就是没有留下一分钱。
爸妈彻底崩溃。
他们用嘴爱女儿,儿子也用嘴爱他们。
-35-
这一世的我, 挣脱了家庭负累后,
全身心扑在工作上,也收获了丰厚的回报。
兢兢业业多年,我参加单位职称考核, 成功评级晋升。
恰逢直线上级退休,我接任了他的位置。
这一天晚上,我一个人在我的小窝里,
煮了火锅, 倒了甜酒,迎着漫天星光,
庆祝越来越好的自己。

暂无评论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