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到恐怖的事儿,总有人提北京人肉包子案。
说得人越多,就越像假的,但确有其事。
只不过,案发地在东单,而非传说中的西单。
这案件是绝对的刑侦密档,原因是太过血腥和离奇,而且受害者数以千计。
自媒体时代以来,一些道听途说的案件细节,逐渐地被公布于众。
其中有些说法确实存在,但大部分都是演绎。
今年是该案发生整整 40 年。
案件重新起底……
-1-
那是 1982 年的最后一天。
位于簋街附近的东直门医院出事了。
一具年轻女尸丢了。
北京市东城公安分局重案组组长梁达,第一时间带队赶到了现场。
经过一番调查,梁达不禁后背一阵发凉。
昨晚 9 点多,东直门派出所接到报案。
家住九道弯胡同的一个小媳妇儿,因为和丈夫吵架,结果一怒之下上吊了。
据出警的小王介绍,当时到达现场后,那小媳妇儿已经没了生命体征。
但丈夫声泪俱下,坚决要抢救一下试试。
于是,小王和其他警员以及邻居们,将小媳妇送到了附近的东直门医院。
但医生几番努力,小媳妇终于没能起死回生。
现在出了人命。
按规定,丈夫要到派出所做笔录,而尸体就暂存医院。
东直门医院在当时是一家以中医为主的小型医院,所以没有配备太平间。
女尸就被值班医生临时安排在了地下室的一个杂物间。
然后护士通知了殡仪馆,让他们明天把尸体运走。
这发生的一切,都是小王警官亲眼所见。
但令人惊讶的是,早上殡仪馆来运尸时,停尸床还在那里,而尸体却不见了。
-2-
80 年代没有监控,警察破案只能靠勘验现场痕迹,以及一个个地走访当事人。
技术科检查了停尸的杂物间。
门锁没了?
值班医生赶紧告诉民警。
「锁坏了,一直没换新的。」
随后,技术科又对杂物间通往外面的各个出口进行了痕迹检验,结果并没发现异常。
梁达这边,询问了昨晚值班的每一个医护人员。
他们大多很惊讶,但却完全不知情,除了一个人。
这人是医院看大门的。
他说凌晨两点多,自己半睡半醒时,感觉有个女人从医院大门走了出去。
当时,他认为是患者,所以并没在意。
「那女人什么样儿?」
梁达追问。
「头发挺长、挺乱,裹着一件军绿色大衣。」
梁达听了,不禁一激灵,打了个寒战。
在小王的描述里,那小媳妇昨晚送医院时,她丈夫特意给裹的一件大衣,不正是军绿色的吗?
难不成,小媳妇当时没死,后来又缓过来了?
梁达找到昨晚值班的医生和护士,又细细地询问了一遍。
她们都非常肯定,昨晚那女的心跳、脉搏以及脑电波都没了,确实是死了。
而后,梁达又找到东城分局的巡警大队。
据他们说,昨天凌晨 1 点至 5 点间,并没有发现穿军大衣的年轻女性。
这就太奇怪了。
死人怎么可能随便地走来走去呢?
一定是看门人看花眼了。
可如果是这样,尸体又到哪儿去了呢?
就在警方为破案挖空心思时,社会上开始了各种版本的流言蜚语,而且越传越离谱。
其中流传最广的,就是那小媳妇因为和丈夫吵架而上吊,所以死时怨气太大,于是便成了孤魂野鬼,所以晚上出门要千万小心。
-3-
那时候正是改革开放初期,全国都在抓经济建设。
北京更是积极响应,计划把北新桥到东直门这条街,打造成「夜市、夜宵文化一条街」。
在明、清、民国三朝的 600 余年里,北新桥到东直门全是开棺材铺的,所以这里是老北京的殡葬行业一条街,俗称「鬼街」。
图 1 20 世纪 50 年代的「鬼街」
所有第二天出殡的人,头天夜里都会在鬼街集结。
而这些人晚上的吃喝,就成了商机。
所有北京城卖夜宵的、走街串巷卖吃喝的,到了晚上就会往这条街跑。
久而久之,这条街就形成了一个怪现象。
白天街上没人,晚上灯火辉煌。
解放后,因为制度改良,鬼街逐渐地没落了。
如今改革开放了,市政府想让鬼街的晚上重新热闹起来。
于是,便把「鬼街」改为「簋街」,寓意经久繁荣。
然而,此时的簋街竟然传出闹鬼的事,这谁还敢晚上出门呀!
图 2「簋街」与东直门医院位置图
为了稳定民心,市公安局向东城分局作指示,限期一个月破获「丢尸案」。
东城分局不敢怠慢,随之成立了专案组,由梁达任专案组副组长。
专案组成立后,扩大了搜尸范围。
梁达才不信什么鬼神之说,他坚信尸体是被人偷走的。
因此,专案组将东城区所有的医院太平间,以及东郊和八宝山殡仪馆,都细细地查验了一遍。
就这样,半个月过去了,失踪女尸依然没下落。
而此时,专案组的电话铃响了。
又有医院出事了。
这次是北京市第四医院。
第四医院前身,就是北京著名的普仁医院。
是当年英国人用庚子赔款建造的。
这里的规模比东直门医院要大。
而且配备了太平间。
昨晚,太平间里发生了匪夷所思的事情。
本来昨晚太平间里一共有两具尸体。
一位是 80 多岁的老年男性,另一位是个 30 多岁的妇女。
然而,今早东郊殡仪馆来运尸时,那妇女的尸体却生生地不见了。
这里是正规的太平间,就有专职的管理人员。
怎么也会发生这种怪事呢?
-4-
第四医院所属崇文区,不是梁达的辖区。
但梁达破案心切,所以强行地介入。
图 3:第四医院位置图
梁达觉得太平间管理员嫌疑很大,于是把他叫来问话。
管理员人称老牛,今年 50 多岁,至今未婚。
老牛天生胆子大,身体又好。
据说年轻时跟人打赌,在坟地里睡过觉。
所以,街道为了照顾他,为其安排了管理太平间的工作。
这工作好啊!
白天该干嘛干嘛,晚上在太平间一睡。
什么都不耽误,还按月拿工资。
老牛特别珍惜这份工作,几年来始终不敢有差错。
如今出了这么大的纰漏,老牛吓得颜色更变。
连忙一五一十地把昨晚的经过讲给梁达听。
老牛每天的值班时间,是每天晚 7 点到早 7 点,所以他晚饭都在太平间吃。
昨晚,老牛吃完晚饭后,照例围着医院溜达。
一是消化消化食儿,二是「巡逻」一下周边。
当他走到太平间门口的小花园时,发现长椅上摆着一个布兜儿。
老牛心想,肯定是谁落下的,于是就走过去看了看。
这一看可不得了……
里面竟然是一瓶西凤酒。
老牛这人没啥大毛病,唯独嗜酒如命,而且酒量很大,号称「千杯不醉」。
西凤酒在 80 年代,绝对算是稀罕物。
啥人把这么个宝贝扔这儿了?
此时天色早就黑了,老牛见四下没人,顺手就把酒和布兜揣怀里了。
回到值班室,老牛迫不及待地打开瓶盖儿,「咕噜咕噜」地喝了两大口。
正好抽屉里还剩半个水萝卜。
老牛就「咔嚓」一口萝卜,「咕噜」一口酒,连吃带喝起来。
喝着喝着,他就睡着了……
按医院规定,上班时间应该不能喝酒。
但也分人、分工种,像看太平间这样的活儿,就没那么严格了。
而老牛这一睡,就直接到了第二天早上。
要不是殡仪馆的运尸人把他叫醒,他恐怕还接茬儿地睡呢!
然而,当睡眼惺松的老牛跟殡仪馆的冯国力交接尸体时,昨晚冰柜里的那具女尸却不见了。
老牛为了证明自己没说谎,把捡的布兜和空酒瓶递给梁达。
梁达看看布兜和空酒瓶,又瞧瞧晕头转向的老牛……
这事儿蹊跷。
这年月,谁会把这么稀罕的酒,随意地丢弃呢?
他一方面把布兜和酒瓶交给技术科检测。
另一方面,他派人在小花园等着,看有没有人回来找酒。
随后,梁达对殡仪馆的冯国力又进行了一番问话。
其讲述内容跟老牛所说差不多,梁达觉得没什么疑点,就让他走了。
过了两个小时,技术科来消息了。
酒瓶里检测到了安眠药成分。
-5-
这绝对是个惊人发现。
说明一个或几个犯罪分子,有预谋、有计划地在偷盗尸体。
而且,东直门医院的丢尸案,很可能也是他们所为。
顺着这条线索,专案组对老牛及其周边关系进行了秘密走访。
梁达认为,能够想到用酒让老牛昏睡的人,一定对其很熟悉。
知道他好酒,而且对其工作习惯,也了如指掌。
专案组经过一周多的摸排,最后筛选出十多个嫌疑人。
其中一个叫牛小亮的,嫌疑非常大。
而就在此关键时刻,市公安局突然急招梁达。
原来,破案限期临近。
好在案情有了进展,梁达立即前往市局,向领导进行汇报。
在案情通报会上,梁达提出了自己的看法。
首先可以确定的是,丢失的两具尸体是被人有预谋地盗走的。
而偷尸的目的,梁达认为,可能与「配阴婚」有关。
就在第四医院丢尸的一个周前,老牛在河北的远方侄子牛小亮,曾来北京与老牛联系。
他想让老牛利用职务之便,帮忙收购年轻女尸。
目的是想运作「配阴婚」的事,而且出价很高。
但老牛对自己的现状很满意,所以严词拒绝了牛小亮的提议。
牛小亮来京时,就住在老牛家中,熟悉其生活和工作习惯。
具备给老牛下药的条件。
况且,东直门医院和第四医院被盗尸体均为年轻女性,这点也符合「配阴婚」的需要。
因此,梁达认为,牛小亮具备作案动机,建议先将其拘传。
市局领导认为梁达的分析具备一定道理,但其中也不乏有些牵强之处。
如果是牛小亮作案,那他是如何掌握东直门医院信息的呢Ṭú⁰?
那里没有太平间,小芬上吊也是突发事件。
牛小亮是如何及时地掌握尸源信息的呢?
梁达认为,就算盗尸案跟牛小亮无关,但只要沿着「配阴婚」这条线查下去,案子就一定能被突破。
最终,领导采纳了梁达的建议,同意他赶赴河北调查牛小亮。
-6-
配阴婚又叫「配冥婚」,是自北宋时期开始流行的一种传统习俗。
有些还没结婚便死去的男女,其家人怕死者到了另一个世界孤苦伶仃。
所以在下葬时,要为其找个年龄相仿的配偶。
一般人家也就扎个纸人意思一下,而讲究的人家会找个真人一起下葬。
而且还会在下葬前,举行结婚仪式。
鸣炮、燃烛、上香、祭酒、婚宴、焚纸,最后是棺材或骨灰盒入穴。
中国自古以来都是男权社会,所以配阴婚大多是女性给男性配,所以年轻女性的尸体特别昂贵。
放在现今,如果遇到岁数合适、模样又好的女尸,甚至能卖到几十万一具。
河北廊坊跟北京仅一河之隔。
梁达从廊坊公安局了解到,当时河北一带配阴婚的风气很盛行。
谁家要是死了独身女性,一百天内是要有家人日夜看坟的。
否则稍有懈怠,尸体就会被人挖走。
梁达一听,瞪圆了眼睛。
好家伙!
连入了土的女尸都有人偷,那更别说医院太平间的了。
梁达一下子看到了破案的曙光。
经查,廊坊市郊马房村一户张姓人家,近期给他家三小子配了阴婚。
据说找来的女尸年轻漂亮,张家人特别满意。
而操办这事儿的,正是牛小亮。
-7-
梁达带人找到牛小亮家。
不巧的是,牛小亮刚好出门了。
啥时候能回来,他父母也说不好。
难道是畏罪潜逃了?
梁达立马派人追踪牛小亮的下落,然后把买女尸的张家人叫到了公安局。
1983 年正值我国严打期间。
这时候谁要是犯了事儿,那就得罪加三等。
入室盗窃就能判死刑。
如果女尸真是偷的,那张家人至少得跟着坐大牢。
一听坐牢,张家人吓得不轻,连忙把知道的情况都说了。
原来,这具女尸才 19 岁,是因车祸而死的,当时内脏被震碎了,但外表基本看不出来。
跟姑娘一起出车祸的还有她弟弟,当时受了重伤,但因家里穷没钱救治,所以一度生命垂危。
正在这时,牛小亮闻着味儿出现了。
他建议用配阴婚的钱,去救弟弟的命。
而且姑娘泉下有知,一定会愿意的。
就这样,姑娘家人为了救弟弟,一狠心把她的尸体卖了。
最终,这笔钱真的救了弟弟的命。
梁达听着张家人的讲述,正在怀疑其真实性。
突然,追踪牛小亮的警察来报告。
牛小亮找到了。
面对气势汹汹的北京刑警,牛小亮差点儿尿裤子里。
这家伙别看常年做死人生意,但其实胆子特小,尤其怕警察。
当得知梁达的来意后,牛小亮立刻老实地ƭů⁷交代。
而他所说,跟张家人说的差不多。
其后,梁达又找到卖尸体的人家,对所述情况进行了摸底,最终证实他们没撒谎。
后续,梁达又对牛小亮半年来的行踪进行了调查,发现他跟北京的盗尸案似乎没有瓜葛。
在回京的车上,梁达再次陷入迷茫。
然而,当梁达刚刚进入东城分局大门,一个人突然朝他跑过来。
梁达一看,来人正是东直门派出所的Ţû⁽小王。
他告诉梁达,昨晚抓到一个人,很可能跟盗尸案有关。
-8-
梁达跟着小王来到派出所,见滞留室里关着一个人。
仔细地辨认后,梁达一脸疑虑。
「这不是殡仪馆的冯国力吗?」
小王点点头。
原来,就在梁达带人去河北查案时,东郊殡仪馆出了件毛骨悚然的事。
7 月 2 日白天,一个 30 多岁的妇女,突然倒在了北新桥路口。
北新桥是东直门派出所的管片儿,出了事自然又要他们出警。
小王和搭档赶到现场后,发现该妇女已经没了心跳,而且嘴角和鼻孔有血迹。
小王立即叫来救护车,将妇女送往市急救中心。
但在送医路上,医生宣布其死亡。
经检查,该妇女死因系心脏骤停所致。
按理说,死了人应该立即通知其家属,但小王翻遍妇女全身,也没找到其身份证明信息。
于是,尸体只能暂存急救中心,等找到其家属再说。
就这样,尸体一连在急救中心的冰柜里放了十几天,但家属却丝毫没有下落。
急救中心很为难,自家的太平间也很Ṭŭ̀¹紧张,所以建议送去殡仪馆。
按常规,这类无主尸体,在保留一段时间后,就应该送去火化了。
只不过小王觉得,看这女人穿着打扮不像是流浪人员,所以想再找找家属。
如今急救中心有意见,小王只能将女人尸体送去殡仪馆火化。
小王跟殡仪馆说好,3 天之后再火化尸体,目的是想再找找家属。
就在尸体送去殡仪馆的第 3 天,海淀公安分局通知东直门派出所。
有个叫老崔(化名)的,声称自己老婆回娘家时走失,至今有十多天了,其外貌特征很像通报中的无名女尸。
小王立即与老崔取得联系,并连夜带着他到殡仪馆认尸。
老崔一看尸体,当即放声大哭,死者正是自己妻子。
哭过之后,老崔又对小王一番感谢。
要不是他努力地找家属,可能老崔连妻子最后一面也见不到了。
随后,老崔买了一套漂亮的女士套装。
他要让自己妻子漂漂亮亮地离开。
然而,就在老崔给妻子换衣服时,惊悚恐怖的事出现了。
女尸腿和屁股上的肉竟然没了,只剩下森森的白骨。
昨晚在殡仪馆值班的,正是冯国力。
尸体出了这么大问题,他难逃其责。
而冯国力却一推六二五,说自己昨晚睡着了,什么也不知道。
小王当警察也有七八年了,一眼就看出冯国力有问题,而且马上联想到丢尸案,于是将其带回了派出所。
-9-
冯国力在老刑警梁达面前,根本别想蒙混过关。
一番「教育」之后,冯国力交代了罪行。
昨晚,冯国力值班时,一个手提剔骨刀的黑影,偷偷地潜入了殡仪馆。
来人叫冯国强,是冯国力的亲弟弟,就是他把女尸的肉给割走了。
不仅如此,东直门医院和第四医院的女尸,也都是被冯国强偷走的。
而冯国力虽然没有直接参与盗尸,但他却利用殡仪馆职工的身份,在收到运尸通知后,把尸体信息提供给了冯国强。
除此以外,第四医院老牛喝的酒,也是冯国力放在花园的。
那么,这哥俩为什么要偷女尸,并且还要割肉呢?
梁达心中升起一丝不祥的预感。
而冯国力接下来的供述,揭开了北京历史上最耸人听闻的案件。
原来,冯国强偷尸体,是为了用这些肉,做包子馅儿。
冯国力说话声并不大,但对听的人来说,如晴天霹雳一般。
梁达不敢怠慢,当即向领导做了汇报。
这一天是 1983 年 7 月
14 日。
东城分局领导听到汇报后,也是惊出了一身冷汗,随即将此案定为「7.14 案」,并指示梁达立即逮捕冯国强。
冯国强的包子铺,位于东单路口东北角的北极阁胡同口。
图 4 案发地位置图
这条胡同当年Ṱű̂ₘ只是条小窄街,而现今已开拓成了一条宽马路,就在王府井东方新天地购物中心的东面。
梁达带领大批刑警闯入老冯包子铺。一番搜查后,果然发现了大量可疑肉类,而冯国强却不知所终。
这家伙够贼的,居然跑了?
梁达心中暗道。
就在此时,门外说说笑笑地走来两个人。
哟,走在前面的正是冯国强。
他身后还跟着个 20 来岁的小姑娘。
梁达不管三七二十一,上去就把冯国强按倒了。
小姑娘哪见过这么多警察,直接吓哭了。
原来,冯国强没有逃跑,而是到劳务市场招工去了。
-10-
被戴上手铐的冯国强,态度非常强硬。他大声地质问梁达,凭什么抓自己?
此时的梁达,恨不得上去给他几拳。
「你冰箱里的,是什么肉?」
「……猪……肉啊……怎么了?」
提到肉,冯国强气焰明显地弱了ṭųₐ不少。
梁达手一挥,包子铺被封锁,冯国强和肉都被带回了刑警队。
经化验,那些还真是人肉,这说明冯国强真在做人肉包子生意。
丢尸案最终引出了人肉包子案,这个答案令所有警察一片哗然。
住在东单附近的人,包括派出所民警,都知道老冯家包子好吃,可谁承想竟是这种馅儿的。
图 5 20 世纪 80 年代的东单十字路口
东城分局立刻将这一极其恶劣的案情,上报了市局。
市局领导听完汇报后,顿感异常棘手。一方面下令迅速地审清案情,对波及人数做到心知肚明。
另一方面要求所有警员严守纪律,不得将涉案内容透露半个字,以免造成社会恐慌。
人肉化验单,以及冯国力的证言,就摆在冯国强面前。
在铁一般的事实面前,冯国强终于放弃抵抗,交代了案子的来龙去ťū₉脉。
-11-
冯国强没有正式工作,所以改革开放之后,在东单开了这家包子铺。
小店里外就冯国强一人,而且门脸也不大,就能放两张桌,主要靠外卖。
冯国强打馅儿手艺一般,发面也不怎么样,不过仗着东单的位置不错,一个月也能赚上一百多块。
那年月,北京人工资加奖金,平均也就是一百多块。
冯国强比上不足,比下有余,所以挺知足。
然而,冯国强平静的生活,在 1982 年的夏天被打破了。
北极阁胡同住进来两个四川人。
图 6 20 世纪 80 年代的北极阁胡同路牌
他们是弹棉花的,干上一段时间就换地方。
这是一对夫妻,有 30 多岁,尤其那女的,长得别提多好看了。
冯国强快 40 了,身边也没个媳妇。
他第一次看见那四川小媳妇儿时,眼睛都直了,心想:这要是自己的女人该多好。
四川两口子住的是简易房,所以做饭不方便,因此经常来铺子里买包子。
这一来二去地,冯国强获得了很多接触梦中情人的机会。
这天,四川媳妇小燕(化名)跟丈夫山娃(化名)吵架,一怒之下躲到了包子铺。
冯国强看着梨花带雨的小燕,一时没控制住,摸了不该摸的地方。
这下可好,小燕哭得更厉害了,还闹着要报警。
冯国强一害怕,用擀面杖打了她后脑一下。
小燕立刻瘫软在地。
冯国强担心被人看见,把小燕抱到了后厨的案板上躺着。
他琢磨等小燕醒了,自己说说好话,实在不行赔点儿钱,这事儿也就过去了。
可没承想两个小时过去了,她愣是没醒。
冯国强一摸,小燕身子已经凉了。
再一摸,脉也没了。
完了,人死了……
警察知道后,自己肯定活不成。
就在他百爪挠心之际,山娃突然找上门。
他是来找小燕的,除了这里,她没别的地方能去。
冯国强立刻把山娃让进屋,然后探头朝外看了看。
这正是三伏天的午后,胡同里基本没人。
他这是干什么?
原来,冯国强想的是,一不做二不休,把山娃也干了。
反正弹棉花的流动性强,突然不见了也属正常。
冯国强把他让进后厨,山娃还不明白怎么回事,后脑勺就重重地挨了一下。
冯国强紧跟着又补了几擀面杖,直到确定人死了才罢手。
-12-
半夜 11 点,冯国强悄悄地拆掉弹棉花的简易房,制造了山娃两口子连夜离开的假象。
回到包子铺后,他看着案板上的两具尸体,眉头紧锁。
该如何处置呢?
这时,一个邪恶的念头,突然占据了他的大脑。
如果把他俩变成包子馅儿,岂不两全其美?
想到这儿,冯国强三下五除二,就在这块案板上,将这对夫妻给处理了。
放血、拆骨……
就和平时处理猪肉一样。
可以用的,放在大钢种盆里,其他统统埋在了后院的树下。
最后,冯国强想了想还不放心,又在上面压了个酱缸。
嗯,内脏不能浪费,可以炼荤油,也得存起来。
就这样,冯国强一直忙活到了凌晨四点。
平时这个钟点,正是剁肉馅儿的时候。
冯国强在盆里挑挑拣拣,猪腿肉和后臀尖都好吃,想必人的也不会差。
他把肉剁碎后,按照猪肉调馅儿的方法,加入油、盐、酱、葱,肉汤……
面对做完的满满一大盆包子馅儿,冯国强心里有点儿打鼓。
虽说看着都差不多,但吃起来,会和猪肉一个味儿吗?
于是,他鼓足勇气,试了一下。
肉味儿果然不对,透着一股甜腻腻的滋味,根本不像是猪肉。
怎么办?
有办法……
他打开一桶猪油,全都混进了包子馅儿。
然后又加了一大碗花椒面,外带一大碗料酒。
冯国强又尝了几口,「吧唧吧唧」嘴……
嗯嗯,有猪肉味儿了,但又比猪肉香。
得嘞,如果有人问我这是什么肉?
我就说是「香肉」。
-13-
自打冯国强改用香肉蒸包子后,老冯包子铺的生意简直不要太好。
人人都夸包子好吃。
以前的包子,一天最多卖二百个。
而现如今,一天六百个都供不应求。
收入也一下翻了两倍多。
火爆的生意,让冯国强乐得合不拢嘴,一度忘了包子馅儿的来历。
而这种快乐,很快地就被苦恼取代了。
「香肉」如果用完了怎么办?
而且因为没有冷藏设备,剩下的「香肉」已经开始变质。
ṭū́⁽没办法,冯国强一狠心,托人找关系,花一千多块买了一台冰箱。
有了冰箱,「香肉」就可以长期保存。
而「香肉」的库存问题,冯国强也想到了办法。
那就是将「香肉」和猪肉混在一起调馅儿,这样既可以一定程度保持包子的口感,又能延长「香肉」的使用时间。
然而即便是这样,「香肉」也有用完的一天。
几个月后,「香肉」终于用完了。
接下来,让他担心的事发生了。
越来越多的食客,开始抱怨包子没有以前好吃,而慕名而来的远道食客也都失望而去。
冯国强看在眼里,急在心中。
于是,他灵机一动,想到了哥哥冯国力。
他让哥哥从殡仪馆偷尸,一具尸体 200 元。
冯国力一听,以为弟弟疯了。
后来国强把「香肉」包子的事一说,冯国力这才知道弟弟杀了人。
冯国强求哥哥帮着搞尸体,卖包子赚了钱,哥儿俩一起发财。
冯国力看看弟弟,又看看桌上那一摞大团结,最后终于勉强地答应了。
但从殡仪馆偷尸体太危险,一定要等合适机会。
国强嘱咐哥哥,尸体最好是年轻女性。因为肉嫩,且肥瘦相当。
此后,殡仪馆从各个医院接收了不少尸体,但都没有适合的。
而就在 1982 年的最后一天,机会终于来了。
-14-
晚上,东直门医院通知殡仪馆,明天来运尸体。
当晚值班的正是冯国力。
按理说运尸体不该问年龄和性别,但他想给弟弟帮忙,就骗小护士说,需要登记。
了解尸体情况后,冯国力连夜地跑到东单,给国强送信。
东单距离东直门很近。
于是,国强骑上三轮车,按照哥哥描述的医院地形,从后门进入地下室,神不知鬼不觉地,把小芬的尸体给偷了出来。
回到包子铺之后,冯国强照样处理了。
第二天,冯氏包子的味道又回来了,冯国强高兴得合不拢嘴,于是给哥哥送去了 300 元钱。
有了钱的加持,冯国力更有劲头了。
很快地,第四医院又来「货」了。
但第四医院跟东直门医院不一样,这里有看守太平间的管理员,所以冯国力便略施小计,让老牛睡了个好觉。
而冯国强则趁机,将「心仪」的女尸运走了……
图 7 老冯包子铺与东直门医院和第四医院的位置图
除此以外,后来还有几具女尸,也进入了冯氏兄弟的视野。
只不过医院和警方, 都加强了太平间的监督管理, 所以导致他们没成功。
1983 年 7 月初, 「香肉」又没了, 冯国强急红眼了, 但依旧没机会搞尸体。
期间,冯国力曾劝过弟弟。
「眼下全国严打刑事犯罪,收手吧!不然早晚出事……」
但利欲熏心的冯国强就是听不进去, 一心就想再弄香肉。
后来,他听说殡仪馆有具没主儿的女尸, 所以就趁着冯国力值夜班时,把腿和屁股上的肉给剔走了。
冯国力想拦, 但没拦住。当时他就感觉要出事,可死活拗不过弟弟。
国强为了搞到香肉,还采取了更可怕的方式。
他在劳务市场假意招工, 等小工跟他回来后,他再杀人取肉。
国强被抓时, 领回来的小姑娘就是其准备好的「猎物」。
事后,冯国力曾顿足捶胸地对梁达说:
「国强利欲熏心,疯了……现在看人都不看脸, 就盯着身上看。算计能剔出多少肉,能出多少馅儿。」
-15-
据不完全统计,当年吃过「香肉」包子的人, 至少上千。
但这些人当时是不知道的。
因为警方封锁消息方面做得很好。
到包子铺挖尸体残骸, 都是晚上悄悄地去的。
即便后来老冯包子铺被查封,警方也只是说冯国强是逃犯,抓他是因为以前犯过的事儿。
面对贴着封条的包子铺, 有些老食客还感叹,这么好吃的包子, 以后不知道还能否吃到?
唉, 如果知道真相,我敢说,他们这辈子都不想吃包子了。
图 8 老冯包子铺原址
冯国强真是罪大恶极呀!
他除了杀人罪和盗窃罪以外, 其肢解尸体行为,以及将「香肉」做成包子,卖给他人的行为, 均构成了侮辱尸体罪。
因此,数罪并罚,冯国强被判处了死刑。
冯国力因协助冯国强, 触犯了盗窃罪、侮辱尸体罪和包庇罪。
这几项罪名按说罪不至死, 但在 1983 年「严打」的背景下, 连未婚同居都要枪毙。因此,冯国力注定也是难逃一死的。
冯氏兄弟被执行死刑那天,是被秘密地带到刑场的。
一般执行死刑, 都会很多犯人在一起。
但今天的行刑现场,只有这兄弟俩。
「啪啪!」两声枪响过后,这起案件被相关人等选择性地遗忘了。
其实不管当年,还是现在, 那些为钱疯狂的人,其最终下场都差不多,那就是毁灭。
要我说。
钱嘛……差不多就行了。
人嘛……平平淡淡才是真。
(完结)

暂无评论内容